仆射陂前是传邮,去程雕鹗弄高秋。
吟抛芍药裁诗圃,醉下茱萸饮酒楼。
向日迥飞驹皎皎,临风谁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翻译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此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注意答题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给出“赏析”。考生应先写出全诗,然后再逐句解释,最后写赏析,要注意关键词的解释和赏析要全面。比如,“仆射陂前是传邮”,这一句中,“仆射”是指唐代名将仆射王忠嗣,“传邮”指的是传递消息;“雕鹗弄高秋”中的“雕鹗”指的是雕与鹗这两种猛禽类鸟,“弄高秋”指的是在秋天里玩耍,“弄”在这里是玩弄的意思;“吟抛芍药裁诗圃”中,“吟”指吟诗,“抛”是扔的意思;“醉下茱萸饮酒楼”中,“茱萸”是一种草本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带它,“饮酒楼”指的是酒楼;“向日迥飞驹皎皎,临风谁和鹿呦呦”中,“向日”指的是太阳,“向日”就是太阳照向大地;“谁和鹿呦呦”这里的“和”是应和、应答的意思;“明年二月仙山下”中的“仙山”,指的是蓬莱山,“二月初”指的是二月的初七;“莫遣桃花逐水流”,“莫”是不要的意思,“莫遣”的意思是不要让;“桃花逐水流”中的“桃花”指的是桃花树,“流”指的是流动。

【答案】

(1)仆射陂前是传邮 :仆射王忠嗣在仆射坡前是传递信息的驿站,去程送人。

(2)雕鹗弄高秋 :雕与鹗这两种猛禽类鸟在秋季里玩耍。

(3)吟抛芍药裁诗圃 :吟诗的人扔掉了芍药花来裁剪诗地园子。

(4)醉下茱萸饮酒楼 :醉酒时摘下茱萸来在酒楼上喝。

(5)向日迥飞驹皎皎 :太阳照耀着大地,马儿奔驰如流星般飞快。

(6)临风谁和鹿呦呦 :风吹动树枝,谁又能和鹿儿的叫声相呼应呢?

(7)明年二月仙山下 :第二年正月初一,到蓬莱山脚下赏花。

(8)莫遣桃花逐水流 :不要让桃花像流水一样飘散。

赏析:

首联起笔突兀,一气呵成。“仆射陂前是传邮”,交代了主人公送别友人的地点。“去程”“高秋”,表明时间正是深秋时节。一个“雕”字,两个“弄”字,形象地描绘出诗人目送友人远行,直到马影消失于远方的情景,生动传神,充满情趣。

颔联两句写送别友人时的情态。“吟抛芍药裁诗圃”,是说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又忍不住拿起了剪花的工具,为芍药花修枝剪叶,以备明年再种。诗人用芍药花来比喻自己,可见他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意。“醉下茱萸饮酒楼”,是说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便借着美酒的麻醉作用,把手中的茱萸摘下了放进酒杯中喝下去。诗人用茱萸来比喻自己,说明他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厚意。这两个典故都出自《九歌·少司命》篇,其中“折芳桂兮遗所思,欲与兮难双驰”,是说折下了芳香的桂花送给他所思念的人,想要与他一起双宿双飞,可是难以实现。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自己的感情。

颈联两句写送别友人时的情态。“向日迥飞驹皎皎”,是说太阳照耀着大地,马儿奔驰如流星般飞快。“临风谁和鹿呦呦”,是说风吹动树枝,谁又能和鹿儿的叫声相呼应呢?这两句诗都是写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鹿鸣》之诗,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尾联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友人后的感受。“明年二月仙山下”,“明年”是指第二年的春天,诗人是在第二年正月初一来到蓬莱山脚下赏花的。“莫遣桃花逐水流”,意思是不要说桃花随着流水而飘散,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

全诗语言清新明丽,情景交融。诗人在送别友人时,运用了多种意象和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雕鹗”“茱萸”“向日”“临风”“桃李”“仙山”“流水”等。这些意象和典故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