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

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

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

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注释】

勿嗟:不要叹息。塞上:边疆。暗红尘:指战争的混乱和血腥。伤:担忧、忧虑。多难:多次遭受困难。夷人:泛指少数民族。奸邪:邪恶。今:现在。选取贤臣:选拔有才能的官员。卧薪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激壮士之捐身:激励战士们奋勇牺牲。可以朝清漠北:能够使北方边疆安定。夕枕燕云:傍晚时分,枕着燕山云雾。燕云:燕地的云气,这里指边地的风云变化。

【译文】

不要感叹战乱中的边疆多么混乱,不要为多次遭受的苦难而忧虑害怕,少数民族,不如铲除奸佞小人的道路,选择贤良的官员。

一定要努力刻苦自励,激励战士们奋勇牺牲,才能够让北方边疆安定,傍晚时分,枕着燕山云雾安然入睡。

【赏析】

这首诗是《古风》组诗中的一首。作者借对“塞上”的描写,表达自己要清除朝廷内外的奸佞小人,选用贤能,以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愿望。全诗语言简练,意蕴丰富,富有现实意义。

首句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点出主旨。诗人面对国难,首先想到的是边防问题,因为“塞上”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他告诫那些忧国忧民的人不要为战争带来更大的灾难而叹息;也不要因多次遭受苦难而忧虑恐惧。“勿伤多难兮畏夷人”,就是针对这种心理提出的警告。“夷”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指少数民族外,还常常指代邪恶之人,如“内无善人”、“内无良将”、“内无贤人”等。这里,“夷人”指的是匈奴、突厥、回鹘等西北各族人民,他们经常入侵中原,给汉族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畏夷人”即指害怕与这些民族打仗。

第二句进一步强调要选贤任能,加强边防,保卫国家。诗人认为,与其害怕敌人,不如铲除国内的奸佞小人。“塞奸邪之路今”,就是要把那些心怀鬼胎、专干坏事的奸佞小人清除出去,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扫清障碍。“直须”“今”二字,都表明了诗人的决心,表现出一种百折不挠、刚毅坚卓的精神。

第三句进一步提出具体的建议,要选拔贤能之士,为国家效力。这既是对前两句的具体化,也是全诗的核心内容。诗人把希望寄托在贤能之士身上,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来巩固国防,使国家得到安定。

第四句紧承上句,进一步强调“激壮士之捐身”。这一层意思比前一层更深一层,它既包含了选拔贤能之士的内容,也包含了激励将士奋勇杀敌的内容。“激”即激励、鼓动的意思;“壮士之捐身”,是指壮士们愿意为了国家利益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性话语,意思是说,只有这样才能使北方边疆得到安宁,使自己能够安心地度过晚年生活。“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既表达了自己对北方边疆安定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这里的“枕燕云”,既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梦中枕着燕山的云雾安然入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想象着自己在北方边疆枕着燕山云雾度过了一生。

整首诗通过直抒胸臆,层层深入,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报国之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