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接叶杏交花,嫩水新生尚露沙。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

【解析】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这是首句,描写了作者在春天的黎明时分,乘舟过江,看到两岸绿柳依依、鲜花盛开的景象。“过”字,写出了作者的所见所想,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为后文写景做了铺垫。

“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是第二句,诗人由眼前景色联想到了家乡,抒发自己久别重逢的喜悦心情。“过了春江”、“隔江好人家”都是虚写,通过想象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初春二月天刚亮就乘船渡过太和江,两岸新绿嫩枝上开满了花朵,河水里新生的鱼儿还在露水里游动。

过了春江我偶尔回一下头,隔着江面只见到一户好人家。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记叙了诗人于二月一日晨光熹微之时乘舟过江时所见美景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是在早春二月的一个清晨,诗人乘舟过江,所见景象。

“绿杨接叶杏交花”,这一句中“绿杨”与“接叶”,“杏花”与“交花”都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绿杨”、“碧草”、“红花”、“绿叶”、“青苔”等意象都暗含着“春天”的意思。诗人以“绿杨接叶”“杏花交花”形容春天的生机盎然。

“嫩水新生尚露沙”,这一句中用“嫩水新生”、“尚露沙”来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嫩”字写出了春天河水的特点;而“尚露沙”则写出了春天水流的特点。

第二句“过了春江偶回首,隔江一片好人家”。诗人在经过春天的江畔之后,突然回头一望,发现那片隔江的景色十分美丽。“过了春江”是实写,“偶回首”是虚写。诗人在江边欣赏美景时,被远方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不禁驻足观望。诗人在江边的美景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傍晚。这时,他才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于是赶紧收拾行囊返回家中。

【点评】

诗歌鉴赏要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意,如“过”“隔江”“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