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从山上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南溪早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梅从山上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 注释: “梅”指的是梅花,这里特指山上的梅花。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山间的梅花随着溪水流淌而下,给人以美的享受。“近爱”与“远爱”表达了诗人对这自然美景的不同感受,既能感受到眼前的美,也能想象到远方更迷人的景致。

第二句: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 注释: “留我住”意味着溪水的声音让诗人驻足不前。
  • 赏析: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被溪水声吸引,不愿离去的情境。同时,“唤人回”则形容梅花的香气足以让诗人想要返回。这里的“唤”字生动地传达了梅花与溪水给诗人带来的愉悦感。

第三句: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 译文: 溪水潺潺声中我停留,梅花瓣瓣呼唤我归来。
  • 赏析: 通过重复使用“留我住”、“唤人回”等词组,诗人加强了语句的节奏感,使得整首诗更加朗朗上口,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力。这种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常用来加强语言的音乐性和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第四句: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 译文: 溪水潺潺声中我停留,梅花瓣瓣呼唤我归来。
  • 赏析: 最后两句与前两句在形式上形成了呼应,都采用了四字句式,且都以“溪水声声”和“梅花朵朵”作为描写对象,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这样的结尾既体现了诗歌结构上的对称美,也加深了主题——自然之美对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游历和感悟。诗中的“溪水”和“梅花”不仅是自然元素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