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孟子的敬仰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沉魄浮魂不可招
  • “沉魄”和“浮魂”是两个古代词语,分别指的是人死后的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飘荡,无法被召唤。在这里,诗人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孟子的思想和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和精神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
  • “不可招”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性,表示即使人们试图召唤或接近孟子,他的精神已经超脱了物质世界的限制。
  1. 遗编一读想风标
  • “遗编”指的是遗留下来的书稿或文献,“想风标”则是指通过阅读这些书稿来想象孟子的理想和标准。这里表达的是对孟子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 通过解读孟子的著作,诗人试图理解孟子的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这体现了他对孟子思想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1. 何妨举世嫌迂阔
  • “何妨”表示为什么不可以,“迂阔”通常用来描述过于复杂或不合时宜的事物或思想。这里诗人指出世人可能因为孟子的思想显得有些不切实际或过于复杂而感到不满。
  • 然而,诗人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公正。他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和观念,孟子的思想在当时可能是超前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可能会被视为过于保守或不符合现代发展。
  1. 故有斯人慰寂寥
  • “故有”意味着因此有这样的人,“斯人”指的是特定的人,即诗人本人。这句话表明,正是因为有了像诗人这样的理解并尊重孟子思想的人,才能填补因误解或排斥孟子思想而产生的空缺或寂寞。
  • 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孟子思想的坚持和传播,以及这种思想对他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积极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孟子及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赞赏,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圣贤思想和价值观的认同和传承。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挑战和困境时,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