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这首诗的原文是: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逐句释义如下:
-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 “时雨”指的是及时的雨水,“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指农历六月初。这里描述的是夏季时节,正是播种的好季节。
-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 这是描绘农家生活的美好景象,每家每户都忙于种植小麦,而田间地头也充满了菱角成熟后的歌谣。
-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 这里的“惰农”指的是懒惰的农民,整日在竹床上度过时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农民劳作艰辛的同情和理解。
-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 “衰发”指的是年老的头发,“短不栉”表示头发短而不用梳理。这里表达了对自然雨水的珍惜与喜爱,因为雨水可以带来凉爽。
-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 “庭木”指的是庭院中的树木,它们聚集着奇异的声音。
-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 “莺衣”指的是莺鸟,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令人陶醉。
-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 现在的天气很好,没有战事或灾害,四海之内都是从事农耕的人。
-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 “野老”指的是乡村老人,他们虽然没有财富但精神充实。他们用一种古老的方式(击壤)唱歌,歌颂古代的帝王虞舜和唐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述和农民生活的反映,展现了古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如“时雨”和“芒种”,以及“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等描写,都传达了一种朴实无华、勤劳朴素的生活态度。同时,诗歌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之情。此外,诗中的“击壤歌虞唐”一句,不仅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还透露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使得整首诗富有文化底蕴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