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笔下辉煌与谦逊并置之篇
- 文章节选
- 译文与注释
- 赏析
- 关键词解释
- 结语
一、文章节选
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盖士方穷时,困厄闾里,庸人孺子,皆得易而侮之。若季子不礼于其嫂,买臣见弃于其妻。一旦高车驷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而所谓庸夫愚妇者,奔走骇汗,羞愧俯伏,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此一介之士,得志于当时,而意气之盛,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士;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桓圭衮裳,不足为公贵;惟德被生民而功施社稷,勒之金石,播之声诗,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此公之志,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
二、译文与注释
- 译文
- (魏国公)从年少时就考中了高科,登上显达之士之列;国内的人听说他的声名,都仰慕他的风采很久了。所以所谓的将相和富贵都是他应该早就具有的素质。
- 注释
- 高科: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 显达之士:在政治或社会上有声望的人。
- 国名:指北宋,是作者所处的朝代。
- 解析
- 通过对比魏公年轻时的成就与普通出身者的成功,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即真正的成功和荣耀不是偶然获得的,而是应得的。
三、赏析
- 主题思想
- 文章通过描述魏公早年及成名后的事迹,强调了个人德行和实际成就对于社会地位的重要性。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对于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 文中还指出,真正的荣誉不应仅来源于短暂的成功或物质财富,而是来自于对社会的贡献和对人民的爱。这是对传统功利主义价值观的一种挑战和超越。
- 文学技巧
- 作者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描述魏公的成就和人格特质。例如:“高车驷马”、“车尘马足”等描写,不仅展现了魏公的权力和地位,也表达了他的谦逊和低调。
- 同时,文章的结构清晰,首尾呼应,通过对魏公不同阶段的描绘,展示了其一生的荣耀与成就,以及他始终如一的谦逊品质。这种结构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更具说服力。
- 历史背景
- 《昼锦堂记》作于宋仁宗景祐元年(1035年),正值北宋初期。这一时期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士大夫有机会参与国家治理,同时也面临着道德修养和个人成就的双重挑战。
- 文章中提到的“将相”、“富贵”等概念在当时具有特定的社会含义,反映了作者试图探讨的理想政治与道德秩序。通过描绘魏公的故事,作者传达了对于理想治国理念的追求。
四、关键词解释
- 穷厄:困境。指在生活或事业上遇到困难或挫折。
- 将相:古代官职体系中的重要职位,如丞相、将军等。
- **德”:这里指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标准。
- 国器:国家的栋梁之才。
- **荣”:此处指的是名誉和地位。
- 私欲:指个人的私心和欲望。
- 矜夸耀:炫耀自己的成就和优势。
- 德被:美德影响或惠及他人。
- 功施:功绩和贡献。
- 勒之金石:用文字刻在石头上以示永久。形容记载或铭文的永久性。
- 声诗:诗歌作品。在这里指通过诗歌传播的思想和价值观。
- 耀后世:使后世子孙都能受益。
- 垂无穷:流传下去永远不会消失。
- 志:意愿或目标。
- 士:古代对读书人的称呼。
- 意气:志向和气概。
- 一时:一个时期或瞬间。
- 荣一乡:使一个地方或一个小圈子得到光荣或好处。
- 穷厄:贫困或艰难处境。
- 庸夫愚妇:普通人或没有才能的人。
- 惊骇:震惊害怕。形容受到极大惊吓。
- 沽名钓誉:为了名声而不择手段。指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名誉。
- 计较:计较得失。指对小事斤斤计较。
- 傲然自得: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傲然: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自得:感到满足。形容由于自己的优越而感到非常得意的样子。
- 德泽:恩惠和恩德的滋润。形容领导者的仁政或贤德能够广泛地滋养和照顾百姓。
- 将相:古代官职之一,负责军事和行政事务。
五、结语
《昼锦堂记》不仅记录了一个历史人物的政治生涯和道德追求,更深刻地探讨了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历史背景,展示了魏公由贫到富、由弱至强的成长历程,同时强调了真正的荣耀来源于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的德性修养。这种对于理想政治与道德秩序的追求,对于今天的人们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昼锦堂记》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历史教科书,它教会我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坚守内心的正义与善良,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和谐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