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将进酒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
注释:
- 诗句一:“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描述了古代的道路和现代的场景,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 诗句二:“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描绘了河岸边的沙地上生长着蒹葭,河水依然流淌在现代的家园里。
- 诗句三:“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描写了长安道上的尘土飞扬和疲惫旅人的困境,以及马匹因缺乏食物无法前行的凄凉景象。
- 诗句四:“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中人们忙碌生活状态的感叹,认为历史上的人们都没有时间享受悠闲。
- 诗句五:“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提到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和秦国的统一,以及商山四人隐居的生活。
- 诗句六:“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描绘了诗人自己骑马奔驰、书信往来、荷花被烧、荷叶被撕的情景。
- 诗句七:“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表达了诗人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愿望,以及对醉酒后安宁的向往。
- 诗句八:“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初不数刘伶?”强调了生死之间无需在意名利,诗人自比为刘伶,表达了对生死看淡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比古今、抒发忧愤,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通过对古代与现代的对比、自然与人世的交织,诗人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