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阑干送落晖,年华冉冉恨依依。

护雏燕子常更出,着雨杨花又懒飞。

已为读书悲眼力,还因揽带叹腰围。

亲朋半作荒郊冢,欲话初心泪满衣。

晚春感事

迁徙倚靠在栏杆送别落日余晖,年华荏苒心中满是遗憾依恋。
护雏燕子常常飞出巢外,着雨杨花懒于展翅飞翔。
已因读书感到眼睛疲惫,还因揽带感叹腰围日渐粗大。
亲朋大多已成荒郊坟墓,欲言往事泪满衣襟难舍旧情。

注释:

  • 徙倚阑干(wú yǐ lán gān):在栏杆上徘徊、逗留。
  • 落晖(luò huī):夕阳。
  • 护雏燕子常更出(hù chú yā mēng cháng gèng chū):指燕子护育雏鸟的情景。
  • 着雨杨花又懒飞(zhuó yǔ yáng huā yòu lǎn fēi):意谓在下雨时也懒得振翅飞翔。
  • 已为读书悲眼力(yǐ wéi dú shū bēi yǎn lì):因为读书而感到视力疲累。
  • 还因揽带叹腰围(hái yīn lǎn dài tàn yāo wéi):因为挽起腰带,感叹身体日渐发福。
  • 亲朋半作荒郊冢(qīn péng bàn zuò huāng jīo zǒng):指亲友多半已经去世或不在人世。
  • 欲话初心泪满衣(yù huà xīn chūn lèi mǎn yī qí):想要倾诉内心的情感和回忆。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时光流逝、亲人离世的感伤之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时节的景象,并通过对比自己的感受与他人的不同命运,抒发了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首句“徙倚阑干送落晖”勾勒出一幅黄昏时分,独自站在栏杆上眺望远方的孤独画面,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次句“年华冉冉恨依依”则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追念之情。第三句“护雏燕子常更出”,用燕子护雏的典故来比喻自己对亲情的珍视与守护,展现了一种无私的爱。第四句“着雨杨花又懒飞”,则描绘了杨花在雨中飘零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第五句“已为读书悲眼力”反映了读书带来的身心疲惫,而“还因揽带叹腰围”则进一步揭示了由于生活压力导致的身形变化。最后两句“亲朋半作荒郊冢,欲话初心泪满衣”则表达了对亲友离世的哀思,以及对往昔美好记忆的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和亲情的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