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诗句: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

留著待春深。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

长是照离愁。

译文:
江南的柳树,叶子很小,还未能形成茂密的树木荫凉。人们看着它如同轻盈的丝线,不忍心去折断它,连爱唱歌的黄莺也嫌弃它的枝条还很嫩,不能在上面停留。我选择留下这些柳条,等春天来临再欣赏它们的美。
江南明亮的月亮,就像一面明净的镜子又像一根弯曲的钓竿。它明亮地照耀着,却不侵扰女子脸上的胭脂,它弯曲的形状却能挂住窗帘的边角,常常照着人们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相结合的词作。上片“江南柳,叶小未成阴”开篇就描绘了江南柳树的娇嫩与柔弱,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姿态。接着“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柳枝的喜爱之情,不忍心去折断它,因为柳条柔软且纤细,莺鸟也无法在上面停留。最后“留著待春深”,诗人选择保留这份美好,等待春暖花开时再细细欣赏。

下片则转向对江南月光的描述。“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两句直接点明了月亮的形态,既像镜子一样明亮,又像钩子一样弯曲,既照亮了人们的脸庞,又挂在窗帘上,成为人们思念的象征。“长是照离愁”,这一句更是将月亮的意象与人们的离愁别绪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这种借月抒情的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中蕴含的情感深度。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对柳树和月亮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忧愁的感慨。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思巧妙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北宋时期文人骚客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