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落叶满江城,冽地金风变世情。
无日不伤车北渡,有书难寄雁南征。
晓霜满地归心切,夜月悬梁梦不成。
渴望馀波今已久,何时握手笑相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读懂内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最后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
“潇潇落叶满江城”,诗人笔下的落叶,是秋天萧瑟之声,是诗人对友人张孝忠处境的担忧。“冽地金风变世情”,凛冽的秋风带来了世事的变化。秋风、落叶、金风等意象烘托出凄清的气氛,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无日不伤车北渡,有书难寄雁南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孝忠的思念之情。“无日不”三字,把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书难寄雁南征”一句,既写出了张孝忠处境的艰险,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
“晓霜满地归心切,夜月悬梁梦不成。”“晓霜满地”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寒霜中行走的艰难;“夜月悬梁”一句写出了诗人因思念而难以成眠的苦楚。诗人用“满地”“悬梁”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渴望馀波今已久,何时握手笑相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馀波”一词,既指书信,也隐含着希望。“何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盼之情。
【答案】
①潇潇落叶满江城,冽地金风变世情。(秋风、落叶、金风:渲染气氛)
②无日不伤车北渡,有书难寄雁南征。(“无日”“有书”:点明时间、地点,表明心情)
③晓霜满地归心切,夜月悬梁梦不成。(晓霜、夜月:烘托心境,突出“归心切”)
④渴望馀波今已久,何时握手笑相迎。(“馀波”:借代书信,暗含希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四句以写景起兴,描绘秋景,渲染悲凉氛围,为下文抒发离愁作铺垫。“潇潇落叶满江城”,“潇”即飒飒。秋风萧瑟声,落叶满江城,渲染出一片凄凉气氛。“冽地金风变世情”,凛冽的秋风带来了世事的变化。秋风、落叶、金风等意象烘托出凄清的气氛,暗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无日不伤车北渡,有书难寄雁南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张孝忠的思念之情。“无日不”三字,把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书难寄雁南征”一句,既写出了张孝忠处境的艰险,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晓霜满地归心切,夜月悬梁梦不成。”这两联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感。“晓霜满地归心切”,清晨的霜气笼罩着大地,归心更急。“夜月悬梁梦不成”,夜里月光如练,照在梁上,诗人却无法入睡,梦中都想着远方的朋友和家乡。“渴望馀波今已久,何时握手笑相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馀波”一词,既指书信,也隐含着希望。“何日”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