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敬礼瓦屋和尚塔偈
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注释:
- “大空无尽劫成尘”:表达了佛教中对于宇宙万物无常的理解。
- “玄步孤高物外人”:形容一个人超凡脱俗,不为世俗所动。
- “日本国来寻彼岸”:指的是从日本的国家出发,寻找心灵的归宿。
- “洞山林下过迷津”:形容在山林间迷失方向,比喻人生中的困惑和迷茫。
- “流流法乳谁无分”:指佛法如同流水般普渡众生,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 “了了教知我最亲”:表示佛法明了,教导我最为亲近。
-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意味着我在一百二十三岁之后,才得以安葬在这座塔里,完成了我的“全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瓦屋和尚的诗篇。诗中提到“大空无尽劫成尘”,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理解;“玄步孤高物外人”,则描绘了瓦屋和尚超脱世俗、不随波逐流的形象。接着通过“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表达了他对于心灵归宿的探寻与困惑。最后,诗以“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收尾,表明了瓦屋和尚的修行成果,以及他最终获得涅槃的境界。整首诗充满了对瓦屋和尚精神境界的赞美和对其功德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