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东武鳆,三月已看花。
及冬稍稍盛,来自沧海涯。
味腴半附石,体洁不藏沙。
被之以火光,何幸挂齿牙。
一举连十头,不复录鱼虾。
海物类多毒,惟汝性则佳。
清水洗病眸,七九为等差。
况今咀其肉,课效想更加。
刘邕最可怪,辛苦剥疮痂。

这首诗描绘了鳆鱼在春天和冬季的两种不同状态,以及人们对鳆鱼的喜爱。

  1. 诗意解读
  • 首句”风流东武鳆”,描述了鳆鱼的美丽姿态。
  • “三月已看花”,表明鳆鱼在春季已经可以观赏其美丽。
  • “及冬稍稍盛”,暗示鳆鱼在冬天也能保持鲜美。
  • “来自沧海涯”,说明鳆鱼来自遥远的大海。
  • “味腴半附石”,形容鳆鱼肉质丰满,与石头紧密相连。
  • “体洁不藏沙”,描述鳆鱼的清洁,没有泥沙。
  • “被之以火光”,可能是指用火烹饪鳆鱼。
  • “何幸挂齿牙”,表达对鳆鱼美味的赞赏。
  1. 译文
    鳆鱼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到了三月就可以看见它的花朵。
    到了冬天,虽然稍微变得丰盛,但依然来自遥远的海边。
    它的肉质丰满如石头般紧实,且清洁无泥沙。
    被火焰烤过,更加美味。
    鳆鱼是那么幸运,被人们挂在牙齿上品尝。
    一次能够捕获十头甚至更多的鱼虾。
    海中的生物大多有毒,但鳆鱼却与众不同。
    用清水清洗鳆鱼,去除眼中的病痛,就像七九之数一样有规律。
    现在的人们正在品尝它的肉,效果可能比之前更好。
    刘邕最奇怪,他辛苦地剥去伤口上的疮痂。

  2. 赏析
    此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鳆鱼的自然之美和人们对其的热爱。通过对鳆鱼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鳆鱼的生命力。鳆鱼的美味让人赞叹不已,而人们对它的珍视和喜爱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