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输筹数,计月乃闰年。
秦筝有几弦,汴上楼几间。
宝从真如献,人逐耿恭还。
老氏死之徒,孙子著书篇。
【注释】
“承君”句:承蒙您给我出了这么多难题。“十三筹”即“十三筹算”,指用筹码计算的天数。
“欲知”句:想知道这筹码上的数,是几月几日就是闰年。“输筹”即筹码。
“秦筝”句:想看看秦地(今陕西)的弦乐器有几根弦?“汴上楼”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因有名胜古迹“清明上河图”而闻名。
“宝从”句:珍宝从真如山献来。“真如”山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相传为佛教阿育王所建。“人逐”句:人随耿恭还归。耿恭,东汉末年的将领,曾随窦固抗击匈奴于西域。
“老氏”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死之徒”即“无生之徒”,指没有生命活力的事物、现象等。
“孙子”句:孙子著书,《孙子兵法》一书。孙子,春秋末年的著名军事家,其著作《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文献。
译文:
承蒙先生出了很多题,让我一一解答。想知道这些筹码上的数,是几月几日就是闰年。想看看秦地(今陕西)的弦乐器有几根弦?汴京有座有名的楼阁,上面画着一幅《清明上河图》。珍宝从真如山献来,随耿恭还归。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经典。孙子著了一本《孙子兵法》,是古代军事理论的重要文献。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现象、历史事件及文化典籍的独特见解。首联写自己面对问题时的谦虚态度;颔联写自己对筹码和《清明上河图》的兴趣;颈联写对道教和儒家文化的了解;尾联则是对孙子兵法和《道德经》的赞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开阔,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洞察力,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