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闭穷巷,拙者诚所宜。
掩书坐前楹,默与天理期。
是时新雨收,物物含秋姿。
疏檐正残日,曲几方凉飔。
群雀下空阶,逐逐顾且随。
微虫出幽隙,绕绕行复飞。
疏篁挺坚劲,不并草木衰。
丛兰吐芬芳,岂畏霜露知。
观此动与植,一一全天资。
因念物禀生,有性各异持。
夫人为灵者,仁义实所尸。
胡为智巧役,所有日夜隳。
不能保其元,妄事纷扰为。
汲汲以就死,所耗无纤釐。
还本既不完,何用冠且衣。
余因激所遇,揽笔成此诗。
庶哉学者心,读已而悟兹。

【注释】

秋居览景因感所事:在秋天时,作者游览景色,触景生情。

闲居闭穷巷,拙者诚所宜:我闲居在偏僻的小巷里,这很合我的性情。拙,指不聪明。

掩书坐前楹,默与天理期:把书掩藏起来坐前檐下,静静地和自然之理相约。

是时新雨收,物物含秋姿:这时,新雨刚刚停歇,一切都充满了秋天的风貌。

疏檐正残日,曲几方凉飔:稀疏的屋檐下正留着夕阳的余晖,曲折的小桌旁正好送来阵阵清风。

群雀下空阶,逐逐顾且随:一群小鸟飞落在空空的台阶上,它们盘旋着,互相注视着,跟随着。

微虫出幽隙,绕绕行复飞:微小的虫子从隐蔽的缝隙中钻了出来,它在空中盘旋着,又飞了回去。

疏篁挺坚劲,不并草木衰:稀疏竹林挺拔坚韧,并不比草木逊色衰败。

丛兰吐芬芳,岂畏霜露知:丛生的兰花散发芳香,哪里会害怕霜露呢?

观此动与植,一一全天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万物都各具其天性。

因念物禀生,有性各异持:因此想起万物都有各自的本性。

夫人为灵者,仁义实所尸:人们作为精灵,实际上就是仁义的代表。

胡为智巧役,所有日夜隳:为什么被智能和巧妙所役使,以至于昼夜颠倒。

不能保其元,妄事纷扰为:如果不能保全本元,就会被种种事务所纷扰。

汲汲以就死,所耗无纤釐:急急忙忙地走向死亡,所消耗的没有一丝一毫。

还本既不完,何用冠且衣:回到本来面目还不完整,还有什么用呢?

余因激所遇,揽笔成此诗:我因为受到感触,挥起笔来写了这首诗。

庶哉学者心,读已而悟兹:愿所有的学者都能这样用心阅读,读完后就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赏析】

《秋居览景因感所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是诗人晚年在长安郊区隐居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自己独居生活的情景以及自己的心境感受。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名利得失的清醒认识。

首联“闲居闭穷巷,拙者诚所宜。”诗人在深秋时节,独自隐居在郊外的一座荒废的院落之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的“穷巷”指的是僻静的角落,“拙者”则是指自己这种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性格。这两句诗既表明了诗人隐居的原因,也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颔联“掩书坐前楹,默与天理期。”“掩书”,即掩卷沉思,表示自己正在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这里诗人通过“闭门思过”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淡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敬畏和遵循。

颈联“是时新雨收,物物含秋姿。”“是时”,指出了时间;“新雨”则暗指季节变化;“物物含秋姿”则生动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象。这四句诗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

尾联“群雀下空阶,逐逐顾且随。”“群雀”在这里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无忧无虑的心态;“逐逐顾且随”则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而“微虫出幽隙,绕绕行复飞”则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中生命的活力与顽强。这四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也揭示了人类应该珍惜生命、顺应自然的道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和特点,不应该被外界所干扰和左右。同时,他也意识到,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自由和幸福的生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