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侯守铜鞮,暑居念烦愀。
营基切城角,列础出树杪。
窗横四野外,转目可俱了。
长风落霄极,万里吹缥缈。
主人白羽扇,日日上清晓。
琴樽啸佳侣,以乐军事少。
晴烟抹阛阓,暮角送禽鸟。
语客莫遽归,前林月将皎。
【注释】
寄题威胜军守居高明榭
石侯:指汉末曹操,字孟德,以勇猛善战著称。铜鞮:地名,今山西沁源县西北,有铜鞮山,为曹军屯兵之地。暑居:夏天住在军营里。烦愀:烦闷不乐。营基:营房地基。切城角:接近城墙的一端。列础:排列在墙柱上的基石。树杪:树梢。四野:四周。转目:转动视线。霄极:高空。缥缈(piāo miǎo):高远飘渺。主人:指军中将领。白羽扇:白色的羽毛扇子,古代将帅常持以指挥作战。清晓:清晨。琴樽啸:弹琴喝酒吟诗。佳侣:好伴侣。以:因为。乐军事少:以娱乐消磨时光。晴烟:晴朗天气的烟雾。抹:掠过。暮角:傍晚吹起的号角声。禽鸟:鸟类。语客:对客人说。前林:指前面的树林。月将皎:月亮将要明亮。皎:明亮。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公元1118年)诗人任武信郎时所题。当时诗人正在威胜军(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担任防御使,即守军之司令官,因此写下了这首七律。全诗描绘威胜军长官的军营生活,从“石侯”二字可知诗人是以曹操自比,并把威胜军长官比作曹操。
一、二两句是说威胜军长官的营房就建在城角上,而且军营的地基还排布得很整齐,排列着一排排的柱子,从树梢上望去,营房的基石都显得那么清晰可见。这两句是描写军营的地理位置,以及军营建筑的布局。
三、四两句是写军营中的建筑。军营的四围都是树木,所以营房的窗户可以望见四面的景色;营房的建筑十分雄伟壮观,所以转过眼睛就可以一览无余。这两句是描写营房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五、六两句是写军营中的生活。威胜军的长官天天早上都拿着一把白色羽毛扇,到军营的院子里来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然后弹琴喝酒吟诗,与好伙伴们一起度过欢乐的时光;晚上则在营房中点上灯火,等待夜幕降临,欣赏美丽的月色。
后四句是具体写长官的军务活动。威胜军的长官每天除了处理军务外,还喜欢与宾客饮酒赋诗。他常常对宾客说:“现在正是白天,你们不要急于返回家中去,因为明天傍晚的时候还会有美妙动人的号角声。”这里的“日日上清晓”是说每天都是如此,而后面的“清晓”则是早晨的意思。这里的“琴樽啸佳侣”是说用美酒来陪伴好伙伴,而后面的“以乐军事少”则是说要通过饮酒赋诗等活动来消解繁重的军务。“莫遽归”,是指不要轻易地就急着回家去,因为明天傍晚的时候天空中会有美好的月亮升起。这里的“莫遽归”就是不要急于回去的意思。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歌语言平实自然,意境开阔深远,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性格和旷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