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
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
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
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

【注释】:

1、西崦:地名,在今安徽歙县。东冈:指山冈,即东边的山冈。取次行:随意行走。倚松小立:靠在松树旁边稍作休息。2、倚松小立:靠着松树休息一下。3、诗成:诗作完成。4、山风溪月:指山林间吹来的风和溪边映照的月光。5、牧笛樵歌画有声:意思是说牧人吹笛和樵夫唱歌的声音就像一幅画一样美妙动听。6、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意思是说菜田的一半面积用于种植蔬菜,用来供给过冬的食物;而茅屋里住着年迈的老人,过着太平的日子。7、沮溺:指春秋时鲁国思想家孔子的学生子游(字子夏)和言偃(字子游)。两人都曾隐居不仕,后人因此称他们为“沮溺”。8、诸生:指学生们。9、却怕诸生问姓名:意思是害怕同学们来询问我的姓名。

赏析:

此诗是诗人游览皖南黟县西崦山时所作,写景抒情,表达了他对于隐逸生活的喜爱之情。诗中描绘了西崦山的景色和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西崦东冈取次行,倚松小立又诗成。”描绘了诗人随意行走在西崦山冈,靠在松树旁稍作休息,并完成了一首诗的创作。这里的“取次”一词,意为随意而行。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

颔联“山风溪月宝无价,牧笛樵歌画有声。”进一步描绘了西崦山的自然风光,山风、溪月、牧笛、樵歌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宝无价”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整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之美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颈联“半顷莱田供伏腊,一间茅屋老升平。”继续描绘了西崦山的田园风光,菜田和茅屋成为了诗人笔下的主角。这里的“伏腊”指的是农历十月初一至初五的祭祀活动,而“老升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岁月的向往。整句诗通过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和平年代的珍视。

尾联“未知沮溺今何似,却怕诸生问姓名。”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担心同学们会来询问他的姓名,这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同学们对他的名字并不熟悉。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

此诗通过对西崦山的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田园生活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于内心宁静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