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始过西斋,破于玉川屋。
中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题王尉半竹

我初经西斋,破于玉川屋。

中有山泽臞,雪灯共夜读。

秋声入雨听,手携墙下竹。

携锄斸荒苔,宁甘食无肉。

今春初行鞭,稍觉风月肃。

既成为诗喜,破奉起新筑。

旧闻君家猷,兴寄尚幽独。

一日无此君,亦自憎面目。

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

万事不挂口,翛然对寒玉。

城中寸金地,官舍迫林麓。

曾微百肘宽,难杂以花木。

尚遗一半何,留之与云宿。

【注释】

吾:我们。破:破坏,毁坏。玉川: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名居易,号玉川子。斋:书房,书斋。中:里面,其中。山泽臞:山野的清瘦者。

雪灯:点着的灯,形容灯光洁白而明亮。共夜读:一起在夜晚读书。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秋风等。入:进入。雨听:下雨时听。手携:用手拿着。墙下竹:院子里的竹子。

携锄:带着锄头。斸(huò):挖掘的意思。荒苔(tái):长满杂草的泥土。宁甘:宁愿。食无肉:没有肉吃。

春初:春天刚过的时候。行鞭:骑马出行打猎或游览。

风月肃:风吹得很冷,月亮很亮。

成:完成,作动词用。破奉:赠送。起:建造。

余:我(作者自称)。猷(yóu):计谋,打算。兴:寄托。幽独:幽静孤独。

一日:一天之内。憎:讨厌。面目:面孔。

公:尊称你。几代孙:几代之后的人。秀色:美好的容貌。

万:许多,很多。挂口:挂在嘴边,表示经常说,不断重复地说。翛(xiāo)然:自由自在的样子。寒玉:比喻人的品质像冰一样清白。

寸金地:一寸土地上的金子也不够价值的地方。官舍:官府的房子。迫:靠近。林麓(lu):树木丛生的地方。曾微百尺:曾经只有十尺来高。

尚遗:还剩下一部分。何:什么。云宿:云朵上住宿,比喻隐居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诗人在任上写的。首联“吾始过西斋,破于玉川屋。”交代了诗人的出处和遭遇,“有山泽癯,雪灯共夜读”两句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中间四句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面和诗人的读书情景。尾联“君其几代孙,秀色若可掬”两句是说诗人欣赏王氏后代子孙的风采,并希望他们能像自己的儿子那样有才华。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新隽永,富有哲理意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