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四十三万字,古未版行天所秘。
鲁才得见易春秋,书到汉时犹默记。
不知何年有尔曹,误我百世惟寸刀。
日传万纸未渠已,宇宙迫窄声嘈嘈。
一第竟为吾子慁,办笔如椽补龙衮。
生毋谓我不读书,待捡麻沙见成本。
注释:
1.题刊字蔡生:为蔡襄的诗集作跋。
2.六经四十三万字:指《六经》四书五经,合计有43万字。
3.古未版行天所秘:古代书籍没有刻版印刷,是上天所保密的珍宝。
4.鲁才得见易春秋:孔子在鲁地(今山东曲阜)看到《周易》和《春秋》。
5.书到汉时犹默记:汉代人仍然能背诵这本书的内容。
6.不知何年有尔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你这样的人才。
7.误我百世惟寸刀:用一把小小的刀耽误了我的一生。
8.日传万纸未渠已:每天传阅的纸张数以万计,还没有传到你这里。
9.宇宙迫窄声嘈嘈:宇宙空间狭小,声音嘈杂。
10.一第竟为吾子慁:第一卷竟然是为了我蔡襄而写的。
11.办笔如椽补龙衮:准备用一支像椽子一样大的笔来补缀龙袍。
12.生毋谓我不读书:你千万不要认为我不读书啊。
13.待捡麻沙见成本:等待捡到麻纸抄本,看看原本是什么内容。
赏析:
这首诗是蔡襄为友人蔡生的诗集所写的跋文。蔡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书法和文学成就都非常高。这首诗通过赞美蔡生的成就和才华,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尊敬和赞赏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六经》四书五经的丰富内容以及古人对它们的珍视。后半部分则转向了蔡生的成就,称赞他能够看到并理解《周易》和《春秋》,而且他的学问已经传承到了后代。诗中还提到了蔡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
诗的语言简练、含蓄,既有赞美之词,也有批评之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高超的文笔。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蔡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