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溪山来永州,黄茅白苇使人愁。
驱车遥指崳峰去,峰在潇江最上头。
江转峰回景奇绝,澹山嵌窦真天设。
摩挲丹灶酌石泉,仿佛曾游今几劫。
徵君徵君苦避秦,一秦人又一秦人。
青山踏破无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尘。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创作的咏永州山水的七绝。全诗共五联,每句都描绘了永州特有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水的喜爱和向往。

第一联:为爱溪山来永州,黄茅白苇使人愁。
注释:因为喜爱永州的山水,所以特地来到永州。然而,看到黄茅和白苇,心中却生起忧愁。
赏析:诗人以“为爱溪山来永州”开篇,直接点明了自己来到永州的原因——喜爱这里的山水。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突然转折,用“黄茅白苇使人愁”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里的“愁”并非单纯的情感表现,而是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琐事的无奈。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第二联:驱车遥指崳峰去,峰在潇江最上头。
注释:驱车远指着崳峰而去,崳峰就在潇江的最上面。
赏析: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永州山水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遥指”二字,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探索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山川的深情厚意。而“峰在潇江最上头”一句,则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迷人的山水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

第三联:江转峰回景奇绝,澹山嵌窦真天设。
注释:江水回转,山峰回环,景色奇特壮观;澹山的石洞就像天地间自然生成的一样。
赏析:此联进一步描绘了永州山水的独特魅力。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江水、山峰以及石洞口描绘得如同神话中的仙境一般美丽动人。这种夸张的表现方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永州山水的神奇与迷人之处。

第四联:摩挲丹灶酌石泉,仿佛曾游今几劫。
注释:摩挲着丹灶,喝着石泉水,好像曾经游览过现在几次轮回。
赏析:此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永州山水的喜爱之情。诗人用摩挲丹灶、喝石泉水等动作,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在品味永州山水时的愉悦心情。同时,“仿佛曾游今几劫”一句,则巧妙地将读者带入了那片山水之间,让人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奇妙的旅行。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第五联:徵君徵君苦避秦,一秦人又一秦人。
注释:徵君啊,你为何总是躲避秦国?一转眼又有一位秦人来统治。
赏析:此联以徵君的身份自喻,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与忧虑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立场,而是通过“苦避秦”和“又一秦人”这两个词语,暗示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既体现了诗人的才学与修养,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第六联:青山踏破无扃鐍,何地堪逃世上尘。
注释:我踏破了青山,却没有打破锁链;在这世上哪里能逃避尘世的纷扰呢?
赏析:最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失望与无奈之情。诗人以“踏破青山”形容自己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以“无扃鐍”比喻自己对于束缚与枷锁的反抗精神。然而,面对世间的纷扰与诱惑,诗人却感到无力与绝望。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引人深思与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