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出中山骨欲仙,何人拔颖缚尖圆。
拙夫堪笑堆成冢,豪客曾闻扫似椽。
窗下玉蜍涵夜月,几间雪茧涌春泉。
当时定远成何事,轻掷毛锥恐不然。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赋笔》。下面逐句释义,并附上注释和赏析。

1. 貌出中山骨欲仙,何人拔颖缚尖圆。

释义:形容笔的形状像中山(即太行山)一样雄伟壮丽,仿佛有仙气缭绕。谁能像神农氏那样用他的智慧和才能,把这种奇特的笔拔出来呢?

2. 拙夫堪笑堆成冢,豪客曾闻扫似椽。

释义:那些拙劣的文人只会堆砌文字,就像一座小山堆在笔旁,让人感到可笑。而豪侠之士听说这种奇特的笔时,会把它扫得如同椽子一样锋利,以显示自己的文采。

3. 窗下玉蜍涵夜月,几间雪茧涌春泉。

释义:笔尖如玉蟾蜍般圆润,仿佛蕴含着月光;笔杆则如雪中的蚕茧,充满生机和活力。

4. 当时定远成何事,轻掷毛锥恐不然。

释义:当年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我定能三顾茅庐,请出卧龙,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这句话如果现在有人轻率地扔出这把笔去试探别人,恐怕结果不会像诸葛亮那般顺利吧。

译文:

外貌如同中山般宏伟,笔锋尖锐如尖刀,令人赞叹不已。谁人能像神农氏那样聪明才智,将它从泥土中拔出呢?

笨拙的文人只会堆砌文字,就像小山一般堆积在笔旁,让人感到可笑。而豪爽的客人听过这样的笔后,会像扫过一根粗大的桑树那样,将其扫得如同大梁一般锋利。

笔尖如同玉石蟾蜍般圆润,仿佛蕴含着月光;笔杆则是雪白的蚕茧,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当年的诸葛亮在隆中对刘备说:“我定能三顾茅庐,请出卧龙,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这句话如果现在有人轻率地扔出这把笔去试探别人,恐怕结果不会像诸葛亮那般顺利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