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为首联“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诗人在登齐山时,看到山脚下的小路从南堤中穿过,他感到十分舒畅。他发现路边长着一些藤萝,它们密密麻麻地覆盖了地面,使路面看起来圆滑多了。接着又发现山路弯弯曲曲,似乎没有尽头;再往上走,就到了山顶,只见洞中有一片神奇的世界:那里有高高的石壁,有清澈的泉水,仿佛另有天地一般。
中间两联为颔联、颈联。
尾联为“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善于观察自然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自然的美,才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而那些贪图享受的人则不能领略这种美,他们只会一味追求名利,因此,真正的高人隐士是不收取费用的,即不收费。
【答案】
译文: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紧扣“登齐山”这个主题。
首联两句写登上齐山时的景色。首句写诗人走在通向山顶的路上的感受。诗人走在通向山顶的路上,觉得心情舒畅极了。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路上生长着许多乌藤,它们密密地布满了路面,使得路面变得平坦起来。第二句描写诗人所看到的山脚的景色:山路蜿蜒曲折,没有尽头。
颔联两句写登上山顶后所见的美景。第三句描绘的是山腰的景象,由于山路狭窄,所以人们无法行走。第四句描绘的是山顶的景象,由于地势险峻,所以人们只能从山洞中攀登。
颈联两句写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奇景。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后所发出的感慨。诗人认为,那些善于观察自然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自然的美,而那些只顾自己享乐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美的。因此,真正的隐居者是不收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