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日嗟可忧,群山积雨漫溪流。
行人两两相负过,虽有桥梁如拍浮。
南归童仆皆贾勇,阔步岂顾川无舟。
狂澜更与人争力,一跌性命甘长休。
乘险徼幸乃无患,作客如此真何求。
今日之日却优游,青天挂幕阴霾收。
朝阳透射鸟乌乐,宿潦平帖蛟龙愁。
新花芳草色鲜莹,时而殷红垂石榴。
风景清旷亦可嘉,旅衣酸寒马足羞。
冈原渐高沮洳少,此行应快无迟留。
【注释】1.昨日之日行:昨天的日影。2.嗟可忧:可惜,令人担忧。3.山积雨:山中积水。4.过:经过,越过。5.拍浮:游泳。6.童仆:童仆,指仆人。7.贾勇:勇敢地。8.舟:船。9.狂澜:狂风怒涛。10.徼幸:侥幸,指平安无事。11.作客:客居他乡。12.无求:无所求,无所欲求。13.挂幕:悬着帐幕休息。14.朝阳:早晨的阳光。15.鸟乌:指鸟儿鸣叫。16.潦:积水。17.殷红:深红色。18.嘉:美好。19.酸寒:寒冷。20.羞:羞愧。
【赏析】此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境遇的感慨。诗人以时间为线索,将昨日与今日进行对比,描绘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和心情变化。
首句“昨日之日行”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昨日时间的追忆和感叹。昨日之日行,意指昨日的日子已经过去,而今日的日子仍在继续。诗人通过对昨日和今日的对比,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情以及人们对时光的无奈感叹。
接下来的两句“群山积雨漫溪流。”则是诗人对昨日天气状况的描述。群山被雨水覆盖,溪流在山间蜿蜒流淌,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却让人感到忧虑,因为昨日的天气恶劣,使得人们行走困难。
第三句“行人两两相负过”,则转入现实生活的描绘。诗人用“负”字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在恶劣天气下艰难前行的情景。他们相互依靠,互相扶持,共同度过难关。这种场景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支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存现状。
第四句“虽有桥梁如拍浮”,则是对当时交通工具的描述。虽然有桥梁作为通行的工具,但面对汹涌的洪水和泥泞的道路,人们还是感到害怕和不安,如同在水中漂浮一般。这句诗生动地表现了当时人们出行的艰难和无奈。
第五句“南归童仆皆贾勇”,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诗人观察到,尽管面对困境,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勇敢和乐观的态度。他们不畏艰险,勇敢地向南回归家园,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第六句“阔步岂顾川无舟”,进一步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冒险精神。尽管面对河流无法航行的现实,但人们仍选择大步前行,不担心没有船可渡。这种无畏精神和勇气令人敬佩。
第七句“狂澜更与人争力,一跌性命甘长休”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描写。狂澜代表着狂风巨浪,它与人争夺力量,使人陷入危险的境地。然而,一旦跌倒,人们宁愿牺牲生命也不退缩,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赞美。
第八句“乘险徼幸乃无患,作客如此真何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的态度和人生哲学。他认为通过冒险来获得安全是一种幸运,而旅行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和追求。因此,即使身处异乡,他也无需过多地追求物质或名利,只要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后一句“今日之日却优游,青天挂幕阴霾收”则是诗人对今日天气和心情的描述。今日的天空晴朗,阳光明媚,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同时,乌云也逐渐散去,预示着暴风雨即将过去,一切都将变得美好。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以及对当下境遇的感慨。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对比,描绘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景象和心情变化。同时,他还通过对人物、事件和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