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
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崄巇。
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
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
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
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
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

白湖泥

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

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崄巇。

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

曾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

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

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

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

注释:

  • 白湖泥:这里指代诗人的生活环境,可能是一个充满泥沙的地方。
  • 昔浮洞庭浪,今踏白湖泥:昔日在洞庭湖上漂流,如今却要踏上这片泥泞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
  • 水陆虽异趣,客程皆崄巇:虽然水路和陆路有不同的风景(水路是波光粼粼,陆路是尘土飞扬),但是旅途都是危险重重(险巇)。这里的“客程”指的是诗人自己的行程。
  • 浮身无根株,转徙长路岐:漂泊在外的自己像没有根基的植物,只能在漫长的路上四处转徙。
  • 尝闻昔人言,欲以瓦为衣:曾经听过古人说过,想要用泥土来制作衣服。这里的“瓦”可能是指简陋的房子或衣物,暗示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 风雨辄不出,华堂安所栖:即使遇到风雨也无法避过,华丽的房屋也无法提供一个可以栖息的地方。
  • 我今南复北,扰扰亦奚为:我现在又从南方到北方(南复北表示往返于南北),这样忙碌又有什么意义呢?这表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琐事的无奈和困惑。
  • 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行走在外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经历,我也只是在其中唱起了歌来自我安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写照。他描述了自己曾经在洞庭湖上飘荡,现在又要踏上这片泥泞之地。尽管环境不同,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追求,希望能够用泥土来制作衣服,过着朴素的生活。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奔波劳碌、无法安定下来的无奈。最后一句“行役众所同,浩歌聊自怡”,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的态度,通过唱歌来排解心中的苦闷。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