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肩锄出茅屋,小儿倾盘糁新粟。春来雪稀雨不成,田虽翻犁苦未足。
呜呼农人今向太平年,安得甘雨一洒万物皆醒然。
注释:
大儿子肩扛锄头走出茅屋,小儿子倒出盘里新粟。春天来临,雪少雨水不足,田地虽然翻犁但仍然辛苦。
唉!如今农人处在太平年月,哪能得到及时的甘雨,让万物都醒过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创作的五言古诗《种粟行》。诗中描述了农民在春耕季节,由于缺少甘霖之雨,而辛勤劳作的场景。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形象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勤劳、朴实的农民耕作图。全诗以农民的口吻写来,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大儿肩锄出茅屋”,描绘了一位农民在大儿子的肩背上扛着锄头走出茅屋的情景。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暗示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第二句“小儿倾盘糁新粟”,则描述了另一位年轻农民正在用小手把米粒撒进碗里的情景。这个细节描绘了农村的宁静生活,也体现了农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第三句“春来雪稀雨不成,田虽翻犁苦未足”,则反映了农民们在春季播种时的困境。由于天气寒冷,雪稀雨不成,导致农田翻犁后仍感苦闷。这里的“苦”字,既体现了农民们的辛勤劳作,也表达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最后一句“呜呼农人今向太平年,安得甘雨一洒万物皆醒然”则是整首诗的高潮,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他希望农夫们在太平盛世能够得到及时的甘霖,让万物都能苏醒,从而迎来一个丰收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