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遣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
斋房比邻数相就,听公清谈胜饮酒。
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遣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斋房比邻数相就,听公清谈胜饮酒。
【译文】
画室深幽,宛如天上的仙境,你那高洁的道行好像已与尘世疏远。上天恐怕我过于孤寂,还派两位仙人来校书。那些名臣已经去世,但他们的遗风仍然在史书上显现。你胸怀浩然正气,如大海一般深邃,但因为视力模糊,看不清楚东西,所以感到眼花缭乱,疲于奔命。你的兴衰治乱之道可以大致了解,两位先生年轻时候就已经有所作为。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学问,听他们谈论清高的言论胜过喝酒作乐。
赏析:
此诗是晁补之赠与张耒、张文潜兄弟的。当时晁氏兄弟都任秘书监,而张氏兄弟则分别担任吏部侍郎、尚书右丞。晁补之和张氏兄弟都是苏轼的学生,而且晁补之又曾做过苏东坡的女婿。由于这样的关系,晁补之很尊敬这两位老师。晁补之写这首诗,就是想通过表达对他们老师的敬慕之情,来进一步表达对张氏兄弟的敬爱。诗中以“天公”指代皇帝,意思是说皇帝怕他孤单寂寞,所以派遣两位仙侣来帮助他。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身居画省(即秘书省),但内心却像在天上一样清静,因为自己有两位道貌岸然的老师在身边。
接着诗人说:“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意思是说现在朝廷中的一些名臣已经去世了,但他们的遗风仍然留在史书上;自己虽已不在人间,但还有志向,希望能在新的史书中留下自己的业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憧憬和抱负。
然后他又写道:“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意思是说,他胸中有浩然正气,如同浩渺无边的沧海,但因为眼睛昏花,看不清东西,所以会感到头晕目眩,疲惫不堪。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恼。
最后两句:“兴亡治乱略可知,两公少壮方施为。”意思是说,从历史的经验来看,国家的兴亡治乱是可以大致知道的;而你们两位年轻人正处在壮年时期,应该奋发有为,为国家作出贡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张氏兄弟的期望。
全诗以议论为主,感情真挚。语言平实质朴,风格清新自然,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