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既寂,一气孔神。
吸彼沆瀣,沃此肺膺。
至阳之精,天一所生。
钦哉此词,展也大成。
【题解】
本诗是苏东坡赞美其好友张耒(字端明)的一篇书序。张耒,字文潜,号东山。苏轼称其“为文章,操纸笔如执弄,稍不如意,辄批几上。 常自夜半发书,直至日昃始就。”(黄庭坚《山谷外集跋》)他的文章,“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又使人不忘”(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苏轼对朋友的作品,总是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这首诗就是对他书序的赞美。
【注释】
万籁:各种声音。籁:古代指风雨的声音,也泛指声音。
吸彼沆瀣:取水以饮。沆瀣:露水,亦称沆瀣水。
沃:滋润。肺膺:肺腑,胸腹。
至阳:天的最高处。
钦哉:敬辞,钦:敬仰;哉:语词。
【译文】
大自然一片寂静,万物都进入了梦乡,只有天地间的元气在流动。
它从天上吸取那清澈的露珠,滋润着大地万物的生灵。
这股至高的阳气,是上天所生,真令人钦羡!
敬颂这篇赋文,已大功告成。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友人的书序,作者在开头四句中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优美的夜景图。万籁俱寂,天地间一片清幽。此时,天地间的生气,仿佛从高高的云端里汲取而来,又仿佛是天空的清泉流泻到地面来,滋润着万物生长。
接着作者赞叹友人的文笔:“至阳之精”,即天地间最精纯的阳气,是上天所生成的。“天一所生”一句,不仅赞美了友人的才华,而且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这阳气既非寻常之物,所以值得敬畏。
最后两句说:“敬颂这篇赋文,已大功告成。”这里用“敬颂”一词,表明了作者对友人作品的崇敬和喜爱。“大功告成”,说明友人的才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夜景图,赞颂友人的才华和品德,表现了作者对他的尊敬和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