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过西都暂解鞍,樽前不惜醉酡颜。
推襟道旧从容久,落笔成诗顷刻间。
塞外定知威令肃,幕中常得雅歌闲。
相门出相归人望,琐闼难淹侍从班。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要鉴赏的句子在诗中的位置、作用以及该诗句的用词特点和艺术效果,最后进行赏析即可。

此题要求“赏析”,考生需要先对全诗进行分析,再逐句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秦帅经略吕通议的一首赠别之歌,内容涉及饯别、送行、颂美等,情感丰富,意境雄浑。

首联:喜过西都暂解鞍,樽前不惜醉酡颜。

颈联:塞外定知威令肃,幕中常得雅歌闲。

尾联:相门出相归人望,琐闼难淹侍从班。

颔联“推襟道旧从容久,落笔成诗顷刻间”写与吕通议相见时的情形。“推襟道旧”指开怀畅叙,倾谈甚欢;“从容久”意谓双方交谈时间很长,气氛融洽;“落笔成诗”意谓一挥而就,作诗快捷。这一句写出了两人相见时情景,也表现了吕通议的才情。

尾联:“相门出相归人望,琐闼难淹侍从班。”意思是说,吕通议出身于显赫的门第,因此人们都很仰慕他;而在朝廷之中,他的官位却并不高,所以很难长期待在皇帝身边。

尾联两句是写景,也是借景抒情。作者通过描写吕通议的家世背景、官职状况来衬托其人品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他既羡慕又惋惜的心情。

【答案】

译文:喜过西都暂解鞍,樽前不惜醉酡颜。推襟道旧从容久,落笔成诗顷刻间。塞外定知威令肃,幕中常得雅歌闲。相门出相归人望,琐闼难淹侍从班。

赏析:

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场合——在洛阳。“西都”即长安,是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诗人此时身在洛阳,心情自然兴奋,故称“喜过”。这里还暗用了汉代王充《论衡》中的一句话:“喜则饮,乐则食。”意思是说,高兴地就会喝酒,欢乐就会吃饭。

颔联是说,在酒宴上,两人推心置腹地畅叙阔别之情,彼此倾诉衷肠。他们谈话时间长,气氛很融洽。“推襟道旧”(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文帝曾夜出,逢一华子鱼骑竹马而行,于是敕左右取火,子鱼欲复持去。上笑曰:‘儿欲学我作此舞,胡乃不如!’”),意思是说自己要像当年孔子一样向他传授礼法。

颈联进一步写二人畅叙阔别之情。他们饮酒作歌,歌声优美动听,直传到皇帝耳边去了。“塞外”二句,以史为鉴,指出吕通议的才能,不仅足以胜任塞外军务,而且可以镇抚一方。“幕中”二句,以文会友,指出吕通议的雅才,不仅足以辅佐君王,而且可以雅歌自娱。

尾联写离别后的情况。“相门出相”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汲黯原是山东小吏之子(《史记·汲郑列传》),后来当上了大官,封为武安侯(同上书),他的儿子汲贤也继承了父亲的爵禄。这里说吕通议出自名门世家,所以人们都仰慕他。“琐闼”出自《汉书·张敞传》。张敞曾任京兆尹(同上书),因事免职家居,他的儿子张延年也做了郎官(见《汉书·张敞传》),但张延年的名声远不如其父。这里说吕通议虽然官居显要,但却没有能长期留在皇帝身边。

尾联两句是写景又是抒情。“相门”二句是对“相门出相”的说明。“琐闼”二句是对“琐闼难淹”的说明。作者通过描写吕通议的家世背景、官职状况来衬托其人品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他既羡慕又惋惜的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