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府陪游垂二纪,服公哲范每思齐。
留心旧典皆驯致,从事新书悉顺稽。
言发清风常穆若,心停止水更渊兮。
先朝付嘱非无谓,必为其仁在放麑。
【解析】
此诗是一首挽词。鲁公名宗道,曾官宰相,故称“中书令”,其为相时,与张九龄同辅政事,当时号称“燕翼堂”。唐玄宗开元末年,张九龄任宰相,以清正著称,被时人称为“张公”;鲁宗道则以宽厚闻名,被时人称颂为“宣公”。两人齐名于世,时人有“二陆”之称。这首诗即写二人的友情及对其去世的悼念。
首句交代了两位大臣的关系。据史书记载,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玄宗任命张九龄、姚崇、宋璟为相,张九龄任中书令,姚崇为侍中,宋瞡为尚书左丞相,张说为吏部侍郎,李恬为礼部尚书,苏颋为中书舍人。张九龄、姚崇、宋璟、张说、李恬、苏颋六人,皆为一时名臣,史称“六卿”。他们共事朝野,同受恩遇,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人们称他们为“六公”。这里所说的“二府”就是指他们。
第二句说:你与张九龄一起辅佐政事,共治天下已经二十多年了;你辅佐张九龄,与他共同施政,始终如一地遵循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第三句说:你留心古代典章制度,都能按照先王之道去施行,办事都很顺畅顺利;你治理新书(指新近颁布的诏令)也很顺利,没有一点阻滞。“驯致”,使…平顺顺利;“顺稽”,指办理事情不拘泥旧章而能得当。
第四句说:你在朝廷上说话,发出的话语总是清风徐来,令人肃然起敬;你的心志像止水一样宁静,深沉啊(形容内心深广)。“穆若”,指肃穆的样子。“渊兮”,指深沉的样子。
第五句说:先皇把国家大事交付给你,不是没有道理的;一定因为你有仁德之心的缘故。“付嘱”,委托;“非无谓”,意思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句承接上句,用典明志,点明自己对先皇托付之重的理解。这两句诗,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对先皇的崇敬之情。
【答案】
二府陪游垂二纪,服公哲范每思齐。
留心旧典皆驯致,从事新书悉顺稽。
言发清风常穆若,心停止水更渊兮。
先朝付嘱非无谓,必为其仁在放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