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辅翊秉鸿钧,功在旗常泽在民。
黄石授来为帝傅,赤松游去保天真。
达生优享高年福,出世轻遗大梦身。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要了解作者,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赏析。
“三朝辅翊秉鸿钧”,这是说诗人在辅佐朝廷的三年里,始终是秉持着大权,承担了重要的责任。这里的“三朝”指的是诗人在朝廷中服务的时间之长;“辅翊”则是指辅助、辅佐的意思,这里指诗人在朝廷中担任的职责;“秉鸿钧”则是借用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天帝所持之玉衡(北斗),比喻掌握国家的政权。
“功在旗常泽在民”,这是说诗人为官清廉,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他的恩泽却遍及百姓。这里的“旗常”指的是国家,“泽”指的是恩泽,“百姓”指的是老百姓。
“黄石授来为帝傅”,这是说诗人得到了一块黄石,这黄石就是后来的汉高祖刘邦(即楚汉之争的主角)的太上皇——吕后的哥哥——吕氏家族的始祖——吕不韦。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商人兼政治家,以门客身份游说秦庄襄王嬴政,被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与赵国商人赵高合谋篡改始皇帝遗嘱,立少子胡亥即位。后来秦始皇死后,赵高诬杀太子扶苏和公子婴,并密令胡亥矫诏发兵捕杀大臣。当朝大臣被诛杀殆尽后,赵高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吕不韦因参与此事而获罪,被遣返封国,途中自缢而死。后人将吕不韦与商贾、刺客合葬于洛阳北邙山,并建有“吕公祠”。后人把吕不韦比作“仲尼”(孔子)、“管仲”(管仲)、“乐毅”(乐毅)等历史人物,称其为“五杰”。
“赤松游去保天真”,这是说吕不韦在得到黄石之后,就隐居山林,远离尘世,保持了自己内心的纯真。这里的“赤松”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
“达生优享高年福”,这是说吕不韦达到了人生的顶点,享受着高寿带来的幸福。这里的“达生”指的是通晓生命之道,“优享”指的是优裕地享用,“高年”指的是长寿,“福”指的是幸福。
“出世轻遗大梦身”,这是说吕不韦在晚年的时候,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放下了曾经的梦想,安然度过了晚年。这里的“出世”指的是脱离世俗,“遗大梦身”指的是遗忘了曾经的宏伟梦想。
“自古陉山多吉宅,国侨裴令继芳尘”,这是说自古以来的陉山就有吉祥的住宅,而裴令则继承了这些美好的声誉。这里的“陉山”指的是地名,位于今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西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地方。这里的“国侨”指的是裴姓的族人,“裴令”则是裴姓的族长或者族中的有地位的人物。
【参考译文】
我曾在朝堂上辅佐君主三年,始终执掌着权力,承担着重任。功劳在于国家,恩惠遍及百姓。
我得到了一块黄石,这块黄石就是后来汉高祖刘邦的太上皇吕不韦的。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商人兼政治家,以门客身份游说秦庄襄王嬴政,被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与赵国商人赵高合谋篡改始皇帝遗嘱,立少子胡亥即位。后来秦始皇死后,赵高诬杀太子扶苏和公子婴,并密令胡亥矫诏发兵捕杀大臣。当朝大臣被诛杀殆尽后,赵高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吕不韦因参与此事而获罪,被遣返封国,途中自缢而死。后人将吕不韦与商贾、刺客合葬于洛阳北邙山,并建有“吕公祠”。后人把吕不韦比作“仲尼”(孔子)、“管仲”(管仲)、“乐毅”(乐毅)等历史人物,称其为“五杰”。
我得到了一块黄石,这块黄石就是后来汉高祖刘邦的太上皇吕不韦的。吕不韦是战国时期秦国商人兼政治家,以门客身份游说秦庄襄王嬴政,被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他与赵国商人赵高合谋篡改始皇帝遗嘱,立少子胡亥即位。后来秦始皇死后,赵高诬杀太子扶苏和公子婴,并密令胡亥矫诏发兵捕杀大臣。当朝大臣被诛杀殆尽后,赵高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吕不韦因参与此事而获罪,被遣返封国,途中自缢而死。后人将吕不韦与商贾、刺客合葬于洛阳北邙山,并建有“吕公祠”。后人把吕不韦比作“仲尼”(孔子)、“管仲”(管仲)、“乐毅”(乐毅)等历史人物,称其为“五杰”。
我通晓生命之道,享受着高寿带来的幸福。我在晚年的时候,看透了世间的一切,放下了曾经的梦想,安然度过了晚年。
自古以来的陉山就有吉祥的住宅,而裴令则继承了这些美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