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屋住僧庐,无菜挑野草。
野草风味长,僧庐人迹少。
剥剥谁扣扃,访予事幽讨。
钱唐有骚翁,自号翠谷老。
疋马游南墙,要伴松竹好。
遐思到山人,迂寻出诗稿。
诗无怨苦吟,扫退郊与岛。
胸次鲍明远,笔下王逸少。
我观阴与阳,禅代何时了。
不能为鲁连,尚可作商皓。
长歌黍离篇,酹酒问旻昊。
【注】
①翠谷:潘翠谷的别号。
②剥剥:敲门声。
③钱唐:今浙江杭州,作者曾官于此。骚翁:指屈原。《楚辞》中有《离骚》,为骚体诗之祖。
④松竹好:意即“好松竹”,借指隐居之地。
⑤阴与阳:阴阳,指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禅代:禅代,禅宗认为佛教自释迦牟尼以来,经过多世,最后由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后世禅宗又认为佛经文字中充满了禅家思想,所以称禅宗为“禅门”。
⑥鲁连:战国时鲁仲连,以义气著称。商皓:晋末宋初人,隐居于剡溪。
⑦黍离:周幽王时,西戎犬戎入侵,周朝宗庙被毁,周大夫作《黍离》之诗,哀悼国之灭亡。旻昊:天。
【译文】
你住无屋僧庐,挑野菜吃;
你的野菜味鲜美,僧庐人迹少;
敲门的人是谁?是来寻访隐居的事;
钱唐有位骚翁,自号翠谷老;
骑马游南墙,想找个好地方,
和松竹做伴隐居;
想起山中的隐士,在寻找诗稿;
你的诗没有怨苦吟,扫除了郊野和岛屿上的云雾;
你胸怀如鲍照一样开阔,笔下像王羲之一般俊逸;
我看天地阴阳交替,禅代何时才能了结?
不能象鲁仲连那样宁死不屈,还可以像商皓一样归隐;
唱着《黍离》,把酒问苍天。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潘岳字安仁,东晋著名文学家,他的诗风清婉秀丽,对后世影响颇大。这首赠友诗,就是写他与友人同隐山林,寄情山水的友谊之情的。
首联两句,点出自己没有住处,也没有菜可吃,表明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状态。颔联两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孤寂。颈联两句,写朋友来访。尾联两句,写诗人的志趣所在。全诗以写景为主,但景物之中蕴含着诗人的感情,表达了诗人的志趣、情趣和才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潘岳晚年隐居山泽之间,与世隔绝。而好友张载则时常来访,两人经常一起饮酒赋诗,抒发胸臆。潘岳虽然身处穷困之中,但他却能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金钱名利所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志趣。潘岳在《闲居赋序》中写道:“余少好文,晚节尤甚……常游览名山,历访岩穴。安期先生修道蓬莱,故往从之。犹闻有陵陆真人者,于绛宫玄圃之上,学仙者也……于是乃结草庐,杜门绝迹,好黄老之术。”可见他在隐居生活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为金钱名利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