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字声琅琅。
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
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诗句解释】
- 有女有女婉清扬,大者学帖临钟王,小者读字声琅琅。
- “有女”:这里指的可能是一位女子。
- “婉清扬”:形容女子的温婉美好。
- “大者学帖临钟王”:这里的“学帖”是指学习书法作品,而“临钟王”则是指模仿王羲之(钟王)的书法风格。
- “小者读字声琅琅”:这里的“读字”可能指的是朗读或学习文字。
- 朔风吹衣白日黄,一双白璧委道傍。
- “朔风”:北风,寒冷的风。
- “吹衣”:风吹过衣服。
- “白日黄”:太阳在白日中显得黄色。
- “一双白璧委道傍”:这里的“白璧”是比喻,指的是洁白无瑕的人或物,而“委道傍”则是形容其被遗弃在路边。
- 雁儿啄啄秋无粱,随母北首谁人将。
- “雁儿啄啄”:形容雁鸟鸣叫的声音。
- “秋无粱”:秋天没有粮食。
- “随母北首”:跟随母亲往北方的方向走。
- “谁人将”:谁来带走。
- 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
- “呜呼三歌”: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 “歌愈伤”:歌声更加悲伤。
- “非为儿女”:不是仅仅为了子女。
- “泪淋浪”:泪水流得到处都是。
【译文】
有位女子美丽温柔,年龄较大的她学习书法模仿王羲之(钟王),年纪较小的她阅读书籍声音清脆响亮。北风吹起衣衫和太阳一样黄,一对白璧却被遗弃在路边。雁鸟啼鸣声音凄凉秋天没有食物,跟随母亲向北而行谁又能送她归去。感叹这三首歌啊歌声越唱越悲伤,不是为了子女而流下悲伤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家庭中不同年龄的女性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她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经历。诗中的“有女有女婉清扬”,描绘了年轻女性的温婉美态;“朔风吹衣白日黄”,则反映了年长女性的辛酸与无奈;“双白璧”则象征着年轻女性的美丽与纯真。最后一句“呜呼三歌兮歌愈伤,非为儿女泪淋浪”,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家族悲剧的深深感慨,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残酷无情。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生活的艰辛,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