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卒殊彷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五月十七夜大雨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五月十七夜大雨歌    
  • 注释: 这是一首描述五月十七日夜大降雨的诗歌。
去年五月望,流水满一房。    
今年后三夕,大雨复没床。    
我辞江海来,中原路茫茫。    
舟楫不复见,车马驰康庄。    
矧居圜土中,得水犹得浆。    
忽如巨石浸,仓猝殊彷徨。    
明星尚未启,大风方发狂。    
叫呼人不应,宛转水中央。    
壁下有水穴,群鼠走踉蹡。    
或如鱼泼剌,垫溺无所藏。    
周身莫如物,患至不得防。    
业为世间人,何处逃祸殃。    
朝来辟沟道,宛如决陂塘。    
尽室泥泞涂,化为糜烂场。    
炎蒸迫其上,臭腐薰其傍。    
恶气所侵薄,疫疠何可当。    
楚囚欲何之,寝食此一方。    
羁栖无复望,坐待仆且僵。    
乾坤莽空阔,何为此凉凉。    
达人识义命,此事关纲常。    
万物方焦枯,皇皇祷穹苍。    
上帝实好生,夜半下龙章。    
但愿天下人,家家足稻粱。    
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 译文:
    去年五月十五日,河水涨满了房间;今年的第三天晚上,大雨淹没了床铺。我告别了江海来到中原,但前方的道路却是迷茫。船桨已经不见踪影,马车奔驰在康庄大道。即使身处狭小的牢房里,得到水的恩惠也像得到了饮料。突然之间好像巨石被浸泡在水中,我慌张得不知所措。星月还未升起,大风便开始狂舞。叫喊求救却没有人来回应,只能在水中翻腾。墙边有个洞,成群的老鼠在里面奔跑。有的像鱼一样被冲走,无处躲藏。全身上下没有任何可以保护自己的东西,一旦受到伤害就无法防范。我只是个世间的人,哪里能够逃脱灾祸?清晨起来挖沟排水,就像决开了池塘一般。家里到处都是泥泞,变成了一片烂泥地。热浪逼人,恶臭熏天。恶劣的气息弥漫四周,疫病无法阻挡。像我这样被囚禁的人,只能吃这个方圆百里的地方的食物。生活没有希望,只能坐着等待死亡的来临。天地间空旷无边,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寒冷?明白事理的人懂得顺应自然法则,这些事情关系到伦理道德。万物都面临着焦枯的威胁,我焦急地向天空祈祷。上帝确实是喜欢生灵的,夜里他降下了神谕般的旨意。我只期望天下的人们都能吃饱饭,我的生死有什么可怕的呢!

”`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大范围洪水灾害的诗篇。王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形式,把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汹涌澎湃的洪流之中。整首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写,又不乏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