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相看待明发,已不如昨日。
雨露费濡染,秉芳几何时。
姚魏殿春事,浓绿已盈枝。
长安池馆多,新故如转烛。
所以山中人,但种松与竹。
春花叹
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相看待明发,已不如昨日。
雨露费濡染,秉芳几何时。
姚魏殿春事,浓绿已盈枝。
长安池馆多,新故如转烛。
所以山中人,但种松与竹。
注释:
- 春花:春天盛开的花朵。
- 相看待:比较,相互对比。
- 明发:天亮的时候。
- 秉芳:保持芬芳。
- 姚魏殿:指宫殿、朝廷等地方。
- 长安池馆:在长安城(今西安)周围的水池和园林。
- 转烛:转动的蜡烛。比喻时间流逝。
- 所以:因此,所以的意思。
赏析:
《春花叹》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这首诗以春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春花的颜色和特点,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联“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描绘了春天里五彩斑斓的花朵,红色的花瓣和白色的花瓣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诗用“春花”作为主题,通过对春花的色彩和形态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
颔联“相看待明发,已不如昨日。”则通过比较的方式,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里,“相看待明发,已不如昨日”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好的事物往往会逐渐消失或改变,而这种变化往往是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思考,引发了对生命和存在的反思。
颈联“雨露费濡染,秉芳几何时。”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这里,“雨露费濡染”指的是自然界的雨露滋养着花朵,使其更加美丽;“秉芳几何时”则是在感叹花朵的短暂和生命的短暂。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独特见解。
尾联“姚魏殿春事,浓绿已盈枝。”则描绘了宫廷中的春景。这里,“姚魏殿春事”指的是皇宫中的春日景象;“浓绿已盈枝”则是指树木上的绿叶已经长得非常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宫廷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最后一句“所以山中人,但种松与竹。”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山中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他们选择种植松树和竹子作为生活的主要方式。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春花叹》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抒发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同时,这首诗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