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自总角,识君先大夫。
闺门修子职,乡里号名儒。
仁者偶不寿,善人宜有孤。
肯堂能自勉,泉下慰榛芜。

这首诗是诗人表达对一位已故友人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赏析:

  1. 别余谐
  • “别余”指的是离别或送别的意思,“谐”在这里可能是表示和谐、愉快的意思,但更可能是指“和诗”。
  1. 我昔自总角
  • “总角”是古代男子未成年时的一种发型,象征着童年或少年时期。
  1. 识君先大夫
  • “识君”意为认识或了解你,“先大夫”可能意味着你曾经是一位有地位的官员或者学者。
  1. 闺门修子职
  • “闺门”指女性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家庭;“子职”指的是儿子的职责或者身份。
  1. 乡里号名儒
  • “乡里”指的是家乡或者周围的地区,“号名儒”意味着在家乡享有盛誉,被称为“名儒”。
  1. 仁者偶不寿
  • “仁者”通常用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位已经去世的朋友;“偶”字有偶然或不期然的意思。
  1. 善人宜有孤
  • “善人”通常用来形容品德善良、善良的人,“宜有孤”意味着应该得到特别的照顾或者关照。
  1. 肯堂能自勉
  • “肯堂”意指能够继承家族的事业,“能自勉”表示能够自我勉励和自强不息。
  1. 泉下慰榛芜
  • “泉下”是对已故亲人的尊称,“慰榛芜”则表达了一种安慰和宽慰的情感,意指希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和幸福。

这是一首表达对已故朋友的怀念之情,通过回忆与这位朋友的交往以及对他的品德和成就的赞誉来表达哀思。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生死相隔的感慨,以及对死者的敬意和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