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襟宇绝纤埃,夏子心希好学回。
谁遣吾人来破愿,可能良夜不衔杯。
从来月罕中秋见,那更尊无俗子陪。
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温台。
壬申中秋交朋解散不期而会者郑生逊志夏生伯虎因小饮玩月二子各以诗赠依韵酬之
注释:壬申:即农历七月十五日,中秋节。交朋:结交的友人。解散:解除。不期而会:没有事先约定却意外地相遇。郑生:指郑逊志,字叔度,诗人的朋友之一。逊志:意为谦逊有礼。心希:心向往之。好学回:爱好学习。谁遣:是谁派来。吾人:我们这些人。来破愿:破坏我们的愿望。可能:或许。良夜:美好的夜晚。衔杯:举杯。从来:历来。月罕:很少见到月亮。那更:更加。尊无俗子:没有庸俗之辈陪酒。遥指桂枝因贺客:遥指桂花树是因为有客人到来。文星:指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也泛指文学之星。温台:地名,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壬申年(1482)中秋节时写给两位朋友郑逊志和夏伯虎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与这两位朋友意外相遇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夜晚的珍惜与期待。
首联“郑生襟宇绝纤埃,夏子心希好学回。”描述了两位朋友的风采。郑生心胸宽广,气质非凡(襟宇),不受外界纷扰所侵(绝纤埃);夏子则心向学问,乐于学习(心希好学回)。
颔联“谁遣吾人来破愿,可能良夜不衔杯。”表达了两位朋友意外相遇的喜悦。他们被派遣而来打破了彼此原本的计划,但却因此得以在良辰美景中畅饮畅聊,享受难得的友谊时光。
颈联“从来月罕中秋见,那更尊无俗子陪。”则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自古以来难得一见的明月今夜得以展现,更何况在这样的夜晚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这里的”尊无俗子”暗指两位朋友的身份地位,他们的陪伴使得这个夜晚更加珍贵。
尾联“遥指桂枝因贺客,文星近岁属温台。”则是对两位朋友的赞美。遥指桂枝是因为有客人的到来;文星近岁则意味着今年(指壬申年,即1482年)是文星高照之年,也是文人相聚的好时候。这里的”温台”既指作者所在的地理位置,也寓意着作者与朋友们共同追求文学事业的理想。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朋友间难得的情谊和中秋节的美好时光,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