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座奇包未与颁,伏波家果忽堆盘。
宜书蔡谱均称绿,不比韩诗止咏丹。
荐李徒夸碧实脆,嚼瓜未觉水晶寒。
羡君衫鬓巧相似,我坐郡厅惭素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玉座奇包未与颁,伏波家果忽堆盘。
- “玉座”指的是高官显贵的位置。
- “奇包”形容荔枝果实大而圆润。
- “未与颁”意味着没有分配或颁发给任何人。
- “伏波家”指的是汉朝名将马援,他曾任长沙太守,有“伏波将军”之称。
- “堆盘”形容荔枝堆积如山,非常丰盛。
- 译文: 高官显贵的座位上,却不见荔枝的身影;伏波将军家中的荔枝突然堆满了盘子。
- 宜书蔡谱均称绿,不比韩诗止咏丹。
- “宜书蔡谱”指的是应该撰写关于荔枝的文献。
- “蔡谱”是指古代关于荔枝种植和食用的记载。
- “均称绿”意味着荔枝的颜色被统一认为是绿色的。
- “不比韩诗止咏丹”意指不应该只局限于赞美荔枝的颜色(红色),而应包括其它方面如味道、口感等。
- 译文: 荔枝的颜色在蔡谱中都被认为是绿色的,但不应只停留在赞美其颜色(红色)上。
- 荐李徒夸碧实脆,嚼瓜未觉水晶寒。
- “荐李”指的是推荐荔枝。
- “碧实”指的是荔枝的绿色外壳。
- “脆”描述了荔枝的口感。
- “嚼瓜”指的是吃西瓜。
- “水晶寒”形容西瓜汁液清凉的感觉。
- 译文: 虽然我推荐荔枝时夸赞它绿色的外壳和脆嫩的口感,但吃西瓜时并未觉得它有水晶般的清凉。
- 羡君衫鬓巧相似,我坐郡厅惭素餐。
- “衫鬓”可能指的是衣服上的装饰或发髻。
- “巧相似”表示两者都很相配或协调。
- “郡厅”指的是官员的府邸或办公场所。
- 由于自己未能像傅教授那样穿着整洁、仪表端庄,因此感到惭愧。
- 译文: 我羡慕你的衣服和发髻搭配得如此巧妙相似,但我坐在郡厅里却显得无衣无食,十分惭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傅教授和韩愈自己的行为,表达了对傅教授生活态度和社会形象的钦佩。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着装的要求和对个人品味的重视。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荔枝的描述引出对生活态度和社会形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