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载闽南白尽颁,惊看异品上杯盘。
发缄初讶囊非绛,擘实犹疑颊未丹。
较美宜同法石白,搀先欲占麦秋寒。
广文诗句篇篇好,咀嚼令人欲废餐。
【注释】
①两载:两年。
②颁:颁布。
③惊看异品上杯盘:惊讶地看到这些异样的品种摆在了酒杯盘子之中。
④发缄:打开信封。
⑤囊非绛:信封不是红色。
⑥擘实:拆开果实。
⑦较美宜同法石白:比较美味应该和法石一样白皙。(法石,指法门寺的白佛石)
⑧搀先欲占麦秋寒:抢先要占取麦子成熟前的凉爽。(“搀”是插的意思,这里借指插进。)
⑨广文:泛指文人学士。
⑩咀嚼:品味。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出闽南特产荔枝的特点,并表达出对美食的欣赏之情。
前两句写荔枝的外形、口感以及包装。“两载闽南白尽颁,惊看异品上杯盘。”两年来,荔枝终于在闽南地区大量生产出来,令人惊喜的是这些荔枝外形美观,口感鲜美,而且包装精美,摆放在杯盘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荔枝的描述,展现了闽南特产的魅力。
后两句写荔枝的特点及其与文人学士的关系。“发缄初讶囊非绛,擘实犹疑颊未丹。”打开信封时发现荔枝的颜色并不是红色,拆开果实时又怀疑荔枝是否已经变红。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与荔枝之间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文人学士的敬仰。“较美宜同法石白,搀先欲占麦秋寒。”这些荔枝比法石还要白皙,而且抢先要占取麦子成熟前的凉爽。这两句诗通过对荔枝特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文人学士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与美食之间的不解之缘。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闽南特产荔枝的特点,并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食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与美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