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平生善用兵,孟明三败始功成。
后人不识兵家势,异议纷从胜负生。
秦穆公(秦穆王)
秦穆公,即秦穆王,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名嬴驷。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君主,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而闻名于世。在他的领导下,秦国逐渐崛起为战国七雄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明(孟明视、白乙丙)
孟明,又称孟明视、白乙丙,是春秋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勇猛善战著称,曾随秦穆公出征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在《史记》中,他被记载为“孟明视”,但在一些文献中也被称为“白乙丙”。
三败(三战皆败)
“三败”指的是孟明三次战败。在古代战争中,失败被认为是耻辱和失败的代名词。因此,“三败”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方连续遭受重大挫折。在这首诗中,“三败始功成”意味着孟明在三次失败后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始(开始)
“始”在这里指的是战争的开始。在古代诗歌中,“始”往往用来表示某事的起源或开端。
功成(成功)
“功成”是指战争取得了胜利。在古代诗歌中,“功成”常常用来表达对战争或事业取得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译文:
秦穆公,英勇善战的君王,孟明三次战败,终于取得辉煌成就。后人不识兵家真谛,争论不休,胜负之议层出不穷。
赏析:
此诗通过对秦穆公与孟明之间的战争进行描绘,展现了秦国的强大和孟明的英勇。诗中通过“三败始功成”这一典故,表达了战争的重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后世对于历史事件的不同看法和争议,以及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分歧和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