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君出会不生还,鲁弱无由可报冤。
祢庙岂宜姜氏见,庄同何忍与雠婚。
诗句:
先君出会不生还,鲁弱无由可报冤。
祢庙岂宜姜氏见,庄同何忍与雠婚。
译文:
首先的君主参加会盟却没有回来,鲁国软弱无力,没有办法可以报仇。
难道祭祀时姜氏可以进入庙宇,庄公和仇敌竟然联姻。
注释:
- 先君:指先前君主,即先父或先王。
- 出会:参与某次重要的会盟活动。
- 生还:活着返回。
- 鲁弱:指鲁国国力薄弱。
- 无由:无法。
- 可报冤:能够报冤仇。
- 祢(nǐ)庙:指的是宗庙,用于祭祀祖先的地方。
- 岂宜:难道应该。
- 姜氏:指齐国的姓氏。
- 见:出现或出席。
- 仇婚:仇敌之间的婚姻。
- 庄同:指春秋时期郑国的国君庄公,与仇敌结为婚姻关系。
- 何忍:怎么忍心。
- 雠(chóu)婚:仇敌之间的婚姻。
-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物心态。诗中通过描述宋、郑两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展现了当时诸侯国间的纷争和矛盾。其中,宋庄公因为鲁国国力弱小而无法报仇,只能通过祭祀仪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同时,诗中的“祢庙岂宜姜氏见,庄同何忍与雠婚”两句,揭示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示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