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子大节孝与忠,父母仇雠天不同。贤哉会稽王孝子,感概有古烈士风。
松楸一夕盗破冢,亲获鼠辈闻之公。有司守法贷其命,孝子衔恨无终穷。
谁谓书生胆如许,貌若尪羸中甚武。手斩凶人提髑髅,请死申冤诣公府。
君不见齐襄内行世所羞,春秋贤之缘复雠。又不见子胥鞭尸报父怨,太史为之作佳传。
君今枕戈志已伸,更须移孝为忠臣。他年当作傅介子,誓斩楼兰雪国耻。

【注释】

臣子:指王吉,字元伯,会稽山阴人。元伯为县尉,有德政。

孝与忠:孝顺和忠诚,都是儒家的美德。

仇雠(chóu):仇敌,敌人。

贤哉:多么贤良啊。

会稽:郡名,治所在今天的浙江绍兴。

松楸(qiū):松木和楸木,两种树木都可作棺材。比喻父母的遗体。

公:指县官。

法:指法律。

有司:官吏,古代对官员的敬称。

君:你,这里指作者。

襄(xiāng):春秋时齐悼公的儿子。

内行:品行高尚。

复(fù)仇:报仇。

缘(yuán):因。

子胥(xū):伍员,春秋时楚国人。他辅佐楚平王立太子建为王,但被吴王阖闾所杀。阖闾要他儿子胜到吴国去当人质,以报父仇。后来他终于杀了吴王并报了大仇。

太史:春秋时鲁国的史官。相传《左传》中记载伍员(子胥)鞭尸的故事就是太史写的。

傅介子(zhì yǔ):西汉时期的一位勇士。他曾在西域杀死楼兰王,为汉昭帝立下汗马功劳。

誓斩楼兰:誓死要消灭楼兰,这是傅介子向皇帝表示决心的话。楼兰是当时西域的一个部落。雪国耻:洗清国家被侵犯的耻辱。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元代,王吉是一位有节操的孝子,他的父亲被杀,他为报仇而手刃仇家。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孝子,他不畏强暴,敢于反抗,最后成功为父亲报仇,显示了正义必胜邪恶的道理,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王吉这种“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崇高人格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孝”与“忠”的崇尚与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