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游寓幕府,幽怀属山林。
兀坐窗几间,默求圣贤心。
沉潜偶会意,叹息常弥襟。
世涂岂能骛,古道聊自斟。
䰠穴思欲探,丹书未容寻。
青铜每自照,白发已见侵。
事业浩无穷,筋力愧不任。
丈夫固有志,宁在官与金。
这首诗的作者是韩愈,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作多反映民生疾苦,抨击时弊,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夜读书于民事堂意有所感和韩公县斋读书韵
宦游寓幕府,幽怀属山林。
兀坐窗几间,默求圣贤心。
沉潜偶会意,叹息常弥襟。
世涂岂能骛,古道聊自斟。
䰠穴思欲探,丹书未容寻。
青铜每自照,白发已见侵。
事业浩无穷,筋力愧不任。
丈夫固有志,宁在官与金。
注释:
- 宦游:指为官在外的生活。
- 幽怀:内心的愁闷、郁闷。
- 兀坐:独自坐着。
- 默求:默默寻求。
- 沉潜:深沉、沉着。
- 会意:理解或领会的意思。
- 叹息:因感慨而发出的声音。
- 世涂:世俗的道路。
- 古道:古代的正道。
- 䰠穴:形容人的额头。
- 丹书:指用丹砂书写的经典或学问。
- 青铜:古代的一种金属,这里指铜像。
- 自照:自我照耀,比喻自己的才能或品质。
- 事业:工作或事业。
- 筋力:体力。
- 丈夫:指有志向和抱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对自己在县衙里读书时的感想。他通过描写自己在政务中的处境,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于隐居山林生活的向往。他在诗中的表达方式充满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和个人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又有对个人价值的坚持,展现了一位文人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