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照荆江,晨曦浴旸谷。
云收瘦山腰,风顺饱帆腹。
微茫见石首,俄顷过吾目。
方兹惊汹涌,何敢求迅速。
快意固可喜,迟钝或为福。
风乎亦难矣,去顺来者讟。
江神岂世情,吾亦不私祝。
【注】:
- 残月照荆江:指残月初升,照耀在荆江(长江中流段)的水面之上。
- 晨曦浴旸谷:指清晨的阳光照耀在阳光谷(地名不详,可能指湖北某地)。
- 云收瘦山腰:云彩渐渐消散,露出瘦削的山腰。
- 风顺饱帆腹:意思是风向好,帆篷鼓满,船只行进顺畅。
- 微茫见石首:指在远处隐约可见石首县。
- 惊汹涌:形容船行过激流,水浪翻腾,波涛汹涌。
- 何尝求迅速:不敢求快速,表示谨慎小心。
- 快意固可喜,迟钝或为福:意思是指做事不必过于急切,有时候慢一些反而更好。
- 风乎亦难矣:形容风向不好,难以驾驭。
- 去顺来者讟(dù):离开顺风驶向目的地的人会有抱怨。
译文:
天晴风顺舟行过石首县宿刘郎洑
残月初升照耀荆江,朝阳初升温暖阳光谷。
白云逐渐散尽,山峰轮廓渐显瘦长,顺风使船帆鼓满。
远处模糊显现石首,瞬间便映入眼中。
正因惊涛骇浪,我怎敢求速成?
快乐固然令人高兴,但过分追求则未必是好事。
风向变化确实难料,驶出顺风却遭人非议。
江神岂是世俗之辈,我也不会刻意祈求保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情趣。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反思。
诗歌开篇即以残月和晨曦为背景,营造出一个宁静祥和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感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诗人描述了船行过程中的各种景象。从“云收”到“帆腹”,再到“微茫”和“石首”,这些词汇生动地勾勒出了江面的美景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其中,“微茫”和“石首”等词汇的使用,更是增添了诗句的神秘和美感。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心态。他既感叹水势之大,又不敢过于急躁;既欣赏风顺之快,也担心风不顺之难。这种复杂的心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验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事的淡然看待。
诗人用一句哲理性的总结结束了全诗。他认为快乐固然值得追求,但过于追求则可能失去其他的美好。这一观点既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也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天晴风顺舟行过石首县宿刘郎洑》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更通过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