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
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
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
有洞巴峡间,人言幽更奇。
云深不可见,奥处那容窥。
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
吾道其非耶,聊将友鹿麋。
巫山亦有泉,可饮仍可祈。
泉旁都几家,聪慧多奇儿。
父兄傥知教,圣门皆可归。
我来不及饮,清兴随泉飞。
宁比盗与贪,闻名使人嗤。
禹穴会稽阴,尧山番江湄。
流传虽失真,未敢以为非。
鲁人轻东家,秦人燔书诗。
兹俗圣夫子,吾何敢夷之。

【注释】

巴东:指巴东县,今湖北省秭归县。巫山:指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夫子洞、圣洞:即孔子洞,在巫山县南,又名圣水洞,相传是孔子游历时所凿的。夫子泉:即孔子泉,传说孔子曾在此地汲水,泉水甘美。夫子道:即孔子之道,指孔子的思想和道德。九夷:指古代传说中的东方少数民族部落。乘桴(fú):船桨。从者:随从的人。荆:楚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坤维:大地或天地之间的空间。兹:这。圣门:圣人的门第或学派。鲁:周公旦的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东家:指鲁国,这里借指周公旦。秦人燔书诗:指秦始皇焚毁百家之书,只保存儒家的经典。盗与贪:指那些不法之徒。盗:盗窃,比喻坏人。尧山番江湄:尧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番江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禹穴会稽阴: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市,会稽山位于今浙江绍兴市上虞区西南,两山之间是古越国的地域。舜山:今湖南岳阳市洞庭湖中的君山,为舜帝的葬身之地。尧山番江湄:尧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番江在今广西柳州市附近。流传虽失真:指儒家经典中一些篇章的内容经过传抄而有所失真。鲁人轻东家:指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使鲁国感到羞愧,认为鲁国不如齐国强大。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诗人自湖北黄州迁至汝州,途经巫山时所作。诗人以咏叹孔子的名望及其思想道德的高尚,来批判当时社会上一些人轻视儒家学说的行为。全诗分三段,每段先写一景,后发议论;最后再回到孔子,点明主题。

首联“夫子道不行,尝欲居九夷”,意思是说孔子一生追求仁义之道,但始终未能得志,所以曾想隐居到九夷去。这里的“九夷”泛指偏远落后的地方。

颔联“乘桴浮于海,从者其为谁”,意思是说孔子曾经带着学生周游天下,乘着船渡海远行。他的随行者是谁呢?作者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颈联“历聘尝之荆,岂亦游坤维”,意思是说孔子曾经到过楚国的国都郢城(今湖北荆州)等地游历考察,难道他也曾游览过大地间的广阔空间吗?作者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尾联“圣人肯巢仙,兹名良可疑”,意思是说孔子虽然是一位圣人,但他也曾经像仙人一样居住在深山之中,这名字确实值得怀疑啊!作者通过这一问,表达了对孔子的质疑之情。

全诗通过对孔子的赞美以及对其言行的批评来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同时,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