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火郡离饶,悠悠驿路迢。
黄华舟解鄂,渺渺大江遥。
肩弛鄱人檐,身随楚客桡。
东瓯乡梦远,南浦别魂销。
不过汉阳垒,犹劳郡守轺。
远山看八字,古国避三苗。
别水由通济,羁帆渡泬漻。
方随鸥浩荡,俄值雨飘飖。
夹岸华疑雪,舂天浪似潮。
枝栖并乌鹊,苕宿伴鹪鹩。
旅思凭诗遣,愁肠赖酒浇。
无鱼不弹铗,忘味若闻韶。
孺子沧浪曲,渔人欸乃谣。
逃虚音可喜,得隽语同嚣。
秋老江经夏,湖平境过宵。
夜鸣疑有虎,昏吠喜闻獢。
遗俗怀吴主,荒祠类楚昭。
巨鳞烹缩项,白粲籴长腰。
茅舍橘初熟,江村枫未凋。
柳枝犹楚楚,竹泪尚思姚。
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
风清玉沙界,月吐紫微霄。
一瓣香闻佛,千龄寿祝尧。
沱潜终共道,江汉讫同朝。
渡口听鸡唱,洲边记鹭翘。
地名思故里,诗句忆同僚。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律,共108句。全诗以诗人自叙其行踪为线索,从鄂渚出发,途经黄华、大江、鄱阳、楚客等处,至夔府时已过汉阳垒,但郡守仍劳于治事,作者对州郡长官的勤政有感而作。

“流火”,指夏季;“黄华”,即黄菊,古人认为黄色代表秋气。“舟”和“遥”都写远行之景。

“肩”和“桡”,“鄱人檐”,“楚客桡”都是说旅途中所见的不同地方的人。“东瓯乡梦远”“南浦别魂销”两句写思乡之情。

“不过汉阳垒”,“犹劳郡守轺”写旅途之劳。“远山看八字”,“古国避三苗”写远望之景。

“别水由通济”,“羁帆渡泬漻”写旅途之苦。“方随鸥浩荡”,“俄值雨飘飖”都是说风雨之苦。“夹岸华疑雪,舂天浪似潮。枝栖并乌鹊,苕宿伴鹪鹩。”写沿途所见景色。“旅思凭诗遣,愁肠赖酒浇。无鱼不弹铗,忘味若闻韶。”写旅途中的感慨。

“孺子沧浪曲”,“渔人欸乃谣”写旅途中的见闻。“逃虚音可喜”,“得隽语同嚣”都是说旅途中的意外惊喜。

“秋老江经夏,湖平境过宵。夜鸣疑有虎,昏吠喜闻獢。”写途中所见所闻。“遗俗怀吴主,荒祠类楚昭。巨鳞烹缩项,白粲籴长腰。”写沿途所见所闻。“茅舍橘初熟,江村枫未凋。柳枝犹楚楚,竹泪尚思姚。”“雨后禾收晚,霜前麦见荞。风清玉沙界,月吐紫微霄。”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一瓣香闻佛,千龄寿祝尧”写旅途中的所思所想。最后八句是写在夔州的所思。

【答案】

(译文)

夏天的炎热到了鄂渚就开始了,长途跋涉又迢迢地来到了这里。黄华舟驶出鄂渚,渺远的大江一直延伸到天涯。

我登上鄱阳人的屋檐歇息,顺着楚地客人的船桨划行。东瓯故乡的思念越来越远,南方的水边离别的心情也渐渐消沉。

虽然过了汉阳这个关卡,但州郡官员还要忙碌治理政务。远望山峰像八字一样高耸,古国躲避着三苗的祸患。

别离的水流由通济而来,停泊的船只渡过泬漻江。我正跟随着大雁在江上自由地飞翔,突然又被一阵狂风卷起了波浪。

两岸夹立的山峰好像积雪一样洁白,江面上升起团团云雾犹如涌起波涛。树上栖息的乌鸦伴着树枝上的小鸟一起鸣叫,苕草里栖息着的鹪鹩也伴随着枯叶一起摇曳。

旅途中我借诗歌来排遣寂寞,忧愁的思绪需要美酒来解慰。没有鱼儿就不弹奏瑟弦,忘记了美味就像听到了《韶》乐一般。

孺子唱的是《沧浪曲》,渔夫唱的是《欸乃谣》。逃避虚妄的声音令人感到高兴,得到美好的言辞让人感到喜悦。

秋天过去江水已经过了盛夏,湖水平静比过了一个早晨。夜晚雷声像是虎吼,黄昏时传来了犬吠的声音。

遗弃了旧俗怀念吴王,荒废的祠堂像楚国昭王一般。巨大的鱼被烹调后只剩了尾巴,白色的稻米被买来后只有腰身。

茅屋旁边橘子刚刚成熟,江边的枫树还没有凋谢。柳枝依然像楚地的女子那样婀娜,竹子仿佛还在思念姚氏的眼泪。

雨水之后收获了谷物,霜前收获了小麦。风很清新如同玉沙一样清澈,月光射向紫微宫。

一瓣香炉烧出了香气,一千年寿命愿祝愿长寿如太阳照耀尧尧。

沱水潜藏始终与朝廷同在一条道路上,江汉两水最终与朝廷一同治理。

在渡口听着公鸡报晓,洲边记录着鹭鸶翘首。地名让我想起了故乡,诗句让我想起同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