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泊舟至喜亭,舍舟触雾登山行。
身到猿啼虎啸处,至今魂梦中宵惊。
两年寒暑深山里,瘴疠侵凌身不死。
七月归舟浮涨江,重见兹亭实堪喜。
世间忧喜无定形,此喜本从忧得名。
须知既济有未济,勿谓江流今已平。

前年,作者两年前。泊舟至喜亭:到亭子下船。舍舟触雾登山行:离开小船,冒着浓雾,登山而行。

身到猿啼虎啸处:到了猿猴的鸣叫和老虎的吼声的地方。至今,两年后。魂梦中宵惊:直到深夜,梦醒时还在感到恐惧。

两年寒暑深山里,瘴疠侵凌身不死:两年来在深深的山中度过了严冬和盛夏,虽然得了瘴气病,但依然没有死。瘴疠,指南方山林中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湿热气候所特有的一种疾病。侵凌,侵袭侵害。

七月归舟浮涨江,重见兹亭实堪喜:七月回家时,船只漂在了江面上,重又看到这个亭子真是高兴。七月,农历七月。兹亭,这里指亭子。

世间忧喜无定形,此喜本从忧得名:世界上的忧虑和快乐是不断变化的,这里的“忧”本来是“喜”的意思,后来被用来表示忧愁。

须知既济有未济,勿谓江流今已平:应该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不要以为江河的水流现在平静了就认为万事如意。

【注释】

①《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毛传》云:“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朱熹《诗集传》说:“言其心有所系而不得遂也,故反复而求之。”②《易·屯》卦:“初九:磐桓利居贞,利涉大川。”③《易·离》卦:“六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何可久也?”④《易·同人》卦:“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⑤《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⑥《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⑦《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⑧《汉书·五行志》:“汉昭帝元凤二年(公元前87年),上郡、朔方蝗虫起。”⑨《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为廷尉,查办淮南王谋反而被捕。汤欲告发他,恐其党发觉,于是让手下人说:‘汝欲告状当击剑击柱。’即以剑击柱,果有应手而死者。事泄,汤乃谢罪曰:‘臣素愚忠信,不知所出耳。’”⑩唐·韩愈《祭柳子厚文》:“吾闻之:古者重渠帅,朝廷设辟召之科,所以待天下贤才也。”⑪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⑫《史记·李斯列传》:“秦二世元年七月,赵高欲为乱,恐群臣诛之,乃阴使人告吕不韦事。不韦惧,自度始皇不可谏,乃阴与其门下士寓言曰:‘君侯何不见天?计乃立居此耳。吾闻秦政多私议,不附者族,完者使论理。吾疾益甚!”⑬《左传》:庄公十年:“秋七月戊申朔,日有食之。既。”⑭《汉书·五行志》:“孝武皇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四月己亥朔日有蚀之。五月乙巳朔日有食之。”⑮《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变故遇雨。……天且雨。客曰:‘诺!’”。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主,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⑰唐·李白《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⑱明·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⑲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⑳《孟子·公孙丑上》:“夫子加齐之卿相,老而益壮;忘年友,无远近。”㉑《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史记·孔子世家》)㉒《晋书·刘聪载记》:“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三月甲子,刘聪杀石勒于平阳。”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文帝黄初二年(公元221年),诏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以褒贬赏罚为事乎?’”㉔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端,其中绰约多仙子。”㉚《庄子·秋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㉛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译文】

前年我在到亭子下船后,离开了小船,冒着浓雾,登山而行。到了猿猴的叫声和老虎的吼声的地方,直到现在,夜里醒来的时候还害怕得发抖。这两年来在深深的山中度过了严冬和盛夏,虽然得了瘴气病,但依然没有死。七月回到船上,漂浮在了江面上,重新看到了这个亭子真是高兴。世上的忧患和快乐是不断变化的,这里的“忧”本来是“喜”的意思,后来被用来表示忧愁。要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不要以为江河的水流现在平静了就认为万事如意。

世间忧患和快乐是不断变化的,这里的“忧”本来是“喜”的意思,后来被用来表示忧愁。要知道事情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不要以为江河的水流现在平静了就认为万事如意。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前两年诗人曾到过永州城外的至喜亭。诗人在永州任上任职期间,由于受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诗人的心情一直很抑郁。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永州的无限留恋之情。

第三联写诗人到永州后的生活。诗人来到永州后,尽管身处险境之中,但他仍保持着乐观的心态。诗人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第四联写诗人在永州生活的所见所感。诗人在永州期间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的事情,但这些并没有打败他的意志。相反,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强和自信。诗人认为,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生活的意义所在。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诗人认为,世间的事情总是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和谨慎的态度对待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每一个机会和机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