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宋儒宗,风义起人耸。
何山如孔林,世俗岂知重。
广文领诸生,寒食亲上冢。
我独不得行,为义惭无勇。

【注释】

  1. 先生:指沈虞卿,诗人的朋友。宋儒宗:指宋代儒学大家。风义起人耸:指宋儒的风范和道义使人们感到肃然起敬。
  2. 何山如孔林:何山,指泰山;孔林,孔子死后葬于曲阜,后人在其墓地周围种了柏树,称为孔林。比喻高尚的志节。
  3. 世俗岂知重:世俗之人哪能了解高尚的节操。
  4. 广文领诸生:广文,汉代博士官名;诸生,学生。指沈虞卿作为博士官主持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的教育工作。
  5. 寒食亲上冢:寒食,即清明前一天,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惯。上冢,到先人的墓前祭祀扫墓。
  6. 我独不得行:我独自不能随从前往。
  7. 为义惭无勇:由于缺乏勇气,觉得对不起自己崇高的志向。
    【赏析】
    这首诗是写作者在朋友的邀请下参加寒食节祭祀活动,而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感到惭愧而不敢前去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品德和不苟言笑的性格。
    首联“先生宋儒宗”,直接点出诗人要写的对象——朋友沈虞卿,并表明其地位之尊贵。诗人称这位朋友为“宋儒宗”,既突出了他在儒家学派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他的崇敬之情。
    颔联“何山如孔林”与颈联“广文领诸生”都以自然景观为喻,进一步描绘了沈虞卿的形象。其中,“何山如孔林”运用比喻手法,将高山比作先贤孔子的墓地,强调了他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地位;“广文领诸生”则描绘了其在国子监执教的情景,展示了他的学识才华和崇高地位。通过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使沈虞卿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颈联“寒食亲上冢”与尾联“我独不得行”都表现了作者自己的情感状态。其中,“寒食亲上冢”描绘了在寒食节这一天,他亲自来到先人的墓地祭扫的情景,展现了他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之情;“我独不得行”则表达了他因为道德修养方面的不足而觉得自己愧对先人之死,不敢前去祭扫的场景。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凸显了诗人的道德修养,还反映了他对先人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沈虞卿的高尚品格和崇高地位,又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道德修养方面的自责与惭愧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