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自何处,同来送使君。
手中一炉香,敬为使君焚。
使君无善政,父老何殷勤。
同辞答使君,去秋稼如云。
淫雨害垂成,一年计徒勤。
使君体上意,租苗放三分。
父子免流离,欢然事耕耘。
年凶米不贵,夜静犬不闻。
颦眉答父老,正缘此纷纷。
黄堂非坐处,归欤老桑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樊南》一诗。全诗如下:
父老自何处,同来送使君。
手中一炉香,敬为使君焚。
使君无善政,父老何殷勤。
同辞答使君,去秋稼如云。
淫雨害垂成,一年计徒勤。
使君体上意,租苗放三分。
父子免流离,欢然事耕耘。
年凶米不贵,夜静犬不闻。
颦眉答父老,正缘此纷纷。
黄堂非坐处,归欤老桑枌。
注释
- 父老: 指的是当地的百姓或父老乡亲。
- 自何处: 表示从哪里来的。
- 同来送使君: 和其他人一起来送我(李白)出使。
- 手中一炉香: 手里拿着一束香,表示敬意。
- 敬为使君焚: 把香献给使君,以表示敬意。
- 无善政: 没有好的治理。
- 何殷勤: 为什么如此热情?
- 去秋稼如云: 去年秋天庄稼长得像云一样多。
- 淫雨害垂成: 连续的大雨破坏了庄稼的收成。
- 计徒勤: 一年的计划只是徒劳。
- 租苗放三分: 减少征收的租额,只留三分。
- 父子免流离: 父子二人避免了流离失所。
- 欢然事耕耘: 高兴地从事农耕活动。
- 年凶米不贵: 由于天灾人祸,粮食价格不贵。
- 夜静犬不闻: 夜晚安静,听不到狗叫声。
- 颦眉答父老: 皱着眉头回答乡亲们的提问。
- 正缘此纷纷: 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种种纷争。
- 黄堂非坐处: 并非是官员应有的座位。
- 归欤老桑枌: 回家吧,回到故乡的桑树和榆树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李白在离开任所时,当地的父老乡亲前来送行,表达了对他的祝福和不舍之情。全诗通过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的离别情绪,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其中,“父子免流离”反映了当地的安定祥和,而“年凶米不贵”则展示了百姓的艰难生活和对生活的渴望。最后一句“归欤老桑枌”则表达了作者想要回归故里的愿望,与家乡的亲人团聚。整首诗充满了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