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山尽头,气状颇英淑。
禾山倚天开,苍翠满林麓。
扶舆磅礴起,横断湘江曲。
中有隐君子,结屋在深谷。
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
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
景色嘉有馀,幽人梦初熟。
起看柱础润,山前雨应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描述了禾山萧秀才卧云庵的景象。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江南山尽头,气状颇英淑(南边山的尽头,气势雄伟壮丽)
禾山倚天开,苍翠满林麓(禾山依傍着天空展开,绿意盎然遍布山麓)
扶舆磅礴起,横断湘江曲(大地起伏壮观,像巨蟒一样横穿湘江弯曲的河道)
中有隐君子,结屋在深谷(其中居住着隐士,在深谷中建起了房屋)
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云雾尚未散去,盘绕在山峰之上)
暮檐青泼眼,远霭寒山竹(傍晚时分,屋檐映照着青色的光辉,遥远的地方弥漫着寒冷的山间烟雾)
景色嘉有馀(景色美好,余味无穷)
幽人梦初熟(隐居的人刚做了梦)
起看柱础润,山前雨应足(起身看到石阶上的苔藓已经湿润了,预示着山前会有一场春雨)

译文如下:

江南的山尽头,气势雄伟壮丽。
禾山依傍着天空展开,绿意盎然遍布山麓。
大地起伏壮观,像巨蟒一样横穿湘江弯曲的河道。
其中有居住者,在深谷中建起了房屋。
云雾尚未消散,盘绕在山峰之上。
傍晚时分,屋檐映照着青色的光辉,遥远之地弥漫着寒意的山雾。
景色美好,余味无穷。
隐居的人刚做了梦。
起身看到石阶上的苔藓已经湿润了,预示着山前会有一场春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之作,诗人通过描绘禾山的景色和隐者的居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未放云出山”,“蟠云卧幽独”,描绘了云雾缭绕、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隐居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者的羡慕和敬意。整首诗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画意,是一首难得的山水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