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盾上闻磨墨,夜半偏思破残贼。
平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
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
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
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
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译文】

五更时分在盾上磨墨,半夜里偏想起破贼。

天明露布已成文,倚马不知军务剧。

初传别驾下南州,人如天马徕西极。

指挥猛士驱貔虎,坐使威声驰绝域。

狂胡昔渡西楼山,汉皇不闭玉门关。

四方群盗猬毛起,旌旗光拂牛斗间。

回戈必定东征去,铠仗如云光照路。

捷书飞入甘泉宫,插羽鸣鞭气横骛。

公家人物世不衰,况复诗名天下知。

探骊得珠何崛奇,更欲尽采珊瑚枝。

【注释】

  1. 五更:古代以夜半为一更,五更即五日一夜;
  2. 盾:古代兵器名,用铁或铜制成;
  3. 磨墨:指研磨墨汁;
  4. 夜半:夜晚的中间时间;
  5. 破残贼:打败敌人;
  6. 平明:天亮;
  7. 露布:古代军事文书的一种,用布帛做成,上面书写军情和战报;
  8. 倚马:靠在马上写作;
  9. 别驾:官名,古代地方行政长官的副职;
  10. 天马:传说中天上飞翔的骏马;
  11. 西极:古代地理名词,指的是西域(今新疆地区),也泛指远方;
  12. 指挥猛士:指挥勇猛的士兵;
  13. 貔虎:传说中的猛兽;
  14. 威声驰绝域:威名远播;
  15. 狂胡:对异族的蔑称,这里指吐蕃;
  16. 汉皇:指汉朝皇帝;
  17. 玉门关:汉代边关名,位于今天的甘肃敦煌;
  18. 猬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
  19. 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
  20. 牛斗:星名,二十八宿之一,这里比喻战争;
  21. 回戈:还击;
  22. 铠仗:铠甲和武器;
  23. 甘泉宫:古代地名,汉代皇宫所在地;
  24. 公家:朝廷或国家;
  25. 诗名:诗人的名声;
  26. 骊:骊龙,传说中一种有鳞无角的龙;
  27. 探骊得珠:比喻从深水中取得珍珠;
  28. 琼枝:美玉的枝条;比喻贵重的东西;
  29. “公家人物”四句化用《左传》“君子曰:‘公家之树,能夺其本心,心必死焉’”。意为国家重臣,不会因个人而败亡;
  30. 探骊得珠:比喻从深水中取得珍珠;
  31. 珊瑚枝:珊瑚树的枝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